[发明专利]茉莉花茶饮料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50638.2 申请日: 2009-06-23
公开(公告)号: CN101611747A 公开(公告)日: 2009-12-30
发明(设计)人: 山西康弘;出石聪子 申请(专利权)人: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A23F3/14 分类号: A23F3/14
代理公司: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淑珍;王维玉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茉莉花 茶饮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香味得到增强的茉莉花茶饮料,更加详细地说,涉及即使在冷 藏状态下饮用也可呈现出令人非常满意的茉莉花的香味的茉莉花茶饮料。

背景技术

茉莉花茶(本说明书中也记为茉莉花茶叶)是中国茶的一种,是在绿茶或 接近绿茶的弱发酵茶中混入天然茉莉花〔茉莉花(Jasminum sambac)、(Jasminum paniculatum)等〕的花而使其具有香味(此工序称为“薰花”)的茶。

已知高级茉莉花茶是在薰花时相对于茶叶增加其花的用量、增加薰花次数 等从而使茉莉花的花香增强的茶。使用此种花香得到增强的高级茉莉花茶(茉 莉花茶叶),在茶壶等中用温水提取后得到茉莉花茶饮料,并在其热的状态下饮 用的热茉莉花茶饮料,由于茶饮料的蒸汽(热气)烘托花香的头香、增加了香 味的扩散性,所以可成为能充分享受来自茉莉花的香味(特别是茉莉花的花香) 的茉莉花茶饮料。但是,被填充到PET瓶、罐、纸盒等容器中的容器装茶饮料 多用于在室温以下的温度、例如冷藏保存状态下饮用,所以,与浸泡在茶壶中 的热茉莉花茶饮料相比,很难感受到花香等的香气。

另外,也开发了各种增强花香的茶饮料。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香料组合物,即作为有效成分含有对茉 莉花的花香起很大作用的邻氨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anthranilate)和芳樟醇 (linalool)(特别是(R)-(-)-芳樟醇(linalool))的用于赋予花香的香料 组合物,记载了在青绿茶提取液中添加该香料组合物而制造的茶饮料(罐饮料) 是可感受到自然的茉莉花香味、且香味平衡性良好的茶饮料(专利文献1)。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容器装茉莉花茶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抑制茶的香味从而使茉莉花的香味突出。在该方法中,将茉莉花茶的 提取液填充到容器中时,由于使多于平常的氧强制性地存在于填充液的上部, 促进了茶成分中多酚(单宁)的氧化,从而抑制了茶的香味(专利文献2)。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还公开了在绿茶提取物中培养乳酸菌后得到的、具有 甘甜花香的大量含有γ-氨基丁酸的组合物,记载了通过乳酸发酵使绿茶的香 味成分芳樟醇、氧化芳樟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2-苯乙醇、橙花 叔醇等增加,并通过在绿茶饮料中添加此大量含有γ-氨基丁酸的组合物,从 而获得具有绿茶特有的甘甜清爽香味的茶饮料(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618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5945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3339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已知有各种用于强化茶饮料中的花香的方法。但是,上述专利 文献1及3中公开的茶饮料不过是在绿茶饮料中赋予了甘甜清爽的香味,而不 是以享受来自茉莉花自身的香味(特别是茉莉花的花香)为目的的茶饮料。

而且在上述专利文献1及3中,作为容器装茶饮料时,必须要有“水解酶” “香料”等的标示,而脱离了消费者的天然嗜好。

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虽然刚制造出的茉莉花茶饮料的茉莉花香味得到了 强化,但因容器中的氧多,所以在长期保存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香气的变化、褐 变等饮料的品质劣化。

如此看来,还未能开发出可提供强化了来自茉莉花的花香的茉莉花茶的令 人满意的方法。

而且在上述专利文献中,对于用于在室温以下的温度下、特别是冷藏状态 下饮用的容器装茉莉花茶饮料的香味没有任何说明。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即使在室温以下的温度下饮用,在香味上也能令人 非常满意的茉莉花茶饮料。

本发明者为解决上述课题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在茉莉花茶饮料 中含有芳樟醇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总重量(A)、苯甲醇(B)两者,并使相对 于茉莉花茶中重要的香气成分芳樟醇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总重量(A),苯甲 醇(B)的重量比例为(B)/(A)≥1.9的比例,从而使茉莉花的香味增强。而 且证实了将此(B)/(A)≥1.9的茉莉花茶饮料填充到容器中进行冷藏,在冷 藏状态下饮用也具有华贵浓郁的头香,其头香的扩散性如热茉莉花茶饮料般华 贵浓郁。另外,还发现不仅是头香,茉莉花的甘甜花香还一直持续到饮用后(咽 下后)的尾香(具有留香性),而成为以往没有的类型的容器装茉莉花茶饮料, 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包含以下的形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未经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06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