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容器插舌的功能扩展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48728.8 | 申请日: | 200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4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振东 |
| 主分类号: | B65D5/00 | 分类号: | B65D5/00;B65D5/70;B65D5/44;B65D30/10;B65D33/34;B65D3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容器 功能 扩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商品包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包装容器插舌的功能扩展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商品包装封口方面的弱点,采取非法手段窃取利益。为了防止商品被窃取或掉包,生产商对包装物的封口方式采取了一些对策,增加了成本,防伪效果却并不理想;而且,有的生产商为了提高包装盒防伪效果或给包装盒增加一些功能,大幅增加了包装材料的用量,而多用包装材料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显著增加环境保护的负担,因为纸质包材在被回收的过程中与造纸过程一样,会产生大量的废液而污染环境。
例如,许多生产商采用传统的封口贴粘贴在包装盒的盖口处,打开盖板时需要揭开封口贴、或用利器将其划断,如图17所示。近来,还有的商家采用成本较高的镭射防伪膜等封口贴。由于封口贴都是用不干胶先制作好,然后转贴到包装盒上的;在常温下,揭开封口贴会使各种这类的封口贴变形或损坏,这样,消费者就能辨别出包装盒是否曾被打开过。然而,不干胶对热敏感,因为其主要成份是热熔胶,不法分子会利用此特点,对贴在包装盒盖口的封口贴加热,如利用电灯泡的辐射热烤一下封口贴,就可轻易揭开封口贴,窃取或调换商品后再将封口条烤热重新贴上,消费者就很难识别了。所以,各类封口贴的防伪效果不好,这样的方式下,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很低,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为此,有些制造商采用如图18所示的反盖法,即把原来的第一面板(20)延伸出一部份,弯折后反盖并粘贴在盖板(10)表面,这个延伸的部分相当于原来盒盖的两倍,折回后再充当一个挂扣(15);使用时沿预置的撕裂线(70)打开包装盒。这类现有技术的防伪效果较封口贴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明显的缺憾有三个方面:一是防伪效果仍然较差,因为,若将其与盖板(10)表面的粘合面(粘缝)撕揭开并再重新粘贴后,被撕揭开的痕迹就被粘贴在两层纸张里面了,消费者很难鉴别真伪;二是大幅增加了材料的用量,这不仅而增加了制造成本,还增加了环保负担;三是降低了产品包装外观的美观度,因为这样的包装预置的撕裂线很长,等同于盒体的宽度,而且还必须设置在包装盒印刷正面(通常将第一面板(20)作为正面),影响了产品的外观。
还有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9所示的内粘法,将盖板(10)上的插舌(13)在一个区域与第二面板(30)相对应的内表面粘接,在包含这个区域的第二面板(30)上设置相应的撕裂线(70)。此方案的不足之处是:第一,防伪效果不好,因为其粘合面在第二面板(30)的内表面,刀片类器具不仅很容易地从粘合处两侧的缝隙插入并将其撑开,而且已开裂的缝隙一般消费者也很难注意到,如果再用粘合剂重新粘合,就更无法分辨,因为所有的痕迹都被粘在里面了,消费者根本无法看见,而从第二面板(30)外表面看,撕裂线(70)却完好无损。第二,此方案中插舌(13)与第二面板(30)内表面粘接,需在包装盒内表面挂胶,并对挂胶的量与位置有很高的要求,工艺难度较大,增加了制造成本。
另外,制造商为了配合零售商做好商品成列,纷纷在包装盒上增设挂扣,以便将商品整齐串挂在陈列架上方便消费者选用。图18所示的反盖法是一种为包装盒设置挂扣的方法,而大多数制造商都用如图20所示的顺延法,即把原来正常的第一面板(20)的上沿向外直接延伸出一个挂扣(15),这样的方案同样存在增加盒体材料用量所带来的问题,而且为了使延伸出来的挂扣能以印刷面与包装盒的正面共同面向消费者,就只能在包装盒正面、即第一面板(20)上延伸,因此会影响包装盒的设计风格和视觉效果;如果在包装盒的背面即第二面板(30)延伸出挂扣,如图21所示,当包装盒印刷完的正面即第一面板(20)面对消费者时,挂扣(15)就无法以印刷面面向消费者了,同样影响了包装盒的美观度。有的包装盒上的挂扣(15)看上去需要新增加的材料不多,如图21所示,实际上与图20所示的方法新增的用料是一样多的,减少的部分只不过已被裁切掉而成为废弃的边角料。
此外,对较薄的商品如创可贴等也可采用包装袋来包装,如图22所示,其防伪方式大部分也采用封口贴,其同样存在与图17所示的包装盒用封口贴防伪所固有的问题;另外,也有采取如图23所示方案,其将背盖(92)上的插舌(93)在一个区域与背裙(91)相对应的内表面粘接,此种方案与图19所示的方案存在相似的问题,即防伪效果差,很容易从粘合处两侧的缝隙将其撑开,而且已开裂的缝隙一般消费者也很难注意到;如果再用粘合剂重新粘合,便更无法分辨,因为所有的痕迹都被粘在里面了,消费者根本无法看见。
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振东,未经吴振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8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00 多边形断面刚性或半刚性容器,例如用折叠或拉展一个或多个纸制坯件构成的盒子、纸板箱、盘
B65D5-02 . 折叠或拉展单个坯件以构成管状主体的容器,接着有或没有折叠操作,或加上单独元件封闭主体的端部
B65D5-18 . 将单块坯料折叠成U形用以形成容器的底部和主体部分的相对侧面,剩余的侧面主要由这些相对侧面中的一个或几个延伸部分来形成,例如铰接其上的盖舌
B65D5-20 . 从所有侧面将连接到中心板上的部分竖起以形成容器主体,如盘状形式
B65D5-32 . 具有用折叠和互相连接两块或多块坯料构成主体的
B65D5-355 . 专门适用于变化的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