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弱筋小麦专用配方肥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44307.8 | 申请日: | 200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8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张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C9/00;C05B7/00;C05B1/02;C05D1/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专用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弱筋小麦专用配方肥。
背景技术
小麦在安徽省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全省小麦年播种面积约200万公顷,占 全省耕地面积的45%左右,占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4%,总产量占全年粮食 总产量的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在我省小 麦种植分区中,淮河以北主要以种植中强筋小麦为主,淮河以南主要以种植弱筋 小麦为主。近年来,优质专用弱筋小麦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育种工作者 已选育出一些优良的弱筋小麦品种,为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种质基础, 但是优质的遗传基础只是实现优质生产的前提条件,栽培耕作措施对小麦品质和 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小麦栽培管理技术中,合理施肥是其中一个重要技 术环节。调查表明,目前我省在弱筋小麦肥料管理上存在以下问题:(1)施肥的 盲目性、随意性大,投入的肥料效果差,肥料利用率较低。(2)肥料用量偏低, 养分间比例不协调,表现为重氮磷肥,轻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加重了土壤养 分的不平衡。(3)针对弱筋小麦的专用配方肥很少,施肥产业化起步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弱筋小麦专用配方肥料,它考虑到安徽省弱筋小麦 种植区土壤的养分供应特点,将大量、中量和微量元素养分按合适的比例配合, 从而提高弱筋小麦的产量、品质、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减少肥料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弱筋小麦专用配方肥,其特征在于:其中有效元素以纯养分计的重量百 分比为:氮20.0-24.0,五氧化二磷8.0-12.0,氧化钾10.0-14.0,氧化钙3.5-5.5, 硫1.0-4.0,锌0.5-1.0。
所述的弱筋小麦专用配方肥,其特征在于:其中有效元素以纯养分计的重量 百分比为:氮22.0,五氧化二磷10.0,氧化钾12.0,氧化钙5.3,硫2.4,锌0.8。
所述的弱筋小麦专用配方肥,其特征在于:肥料中有效元素分别由下述物质 提供:氮:尿素或/和磷酸二铵;五氧化二磷:磷酸二铵或/和过磷酸钙;氧化钾: 氯化钾;氧化钙:过磷酸钙;硫:七水合硫酸锌;锌:七水合硫酸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弱筋小麦专用配方肥养分含量齐全,养分配比合 理,符合弱筋小麦的养分吸收规律,肥料利用率高,能显著的促进弱筋小麦生长、 提高籽粒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改善弱筋小麦的品质,同时降低氮肥施用不当对 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本发明的弱筋小麦专用配方肥适用于安徽省弱筋小麦产区, 经过在安徽省居巢区、肥东县和广德县弱筋小麦产区的施用试验,应用本发明弱 筋小麦专用配方肥的弱筋小麦每公顷籽粒产量增加556.0-745.0kg,增收人民币 417.0-558.8元,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5.2%-8.9%,湿面筋含量降低3.8%-5.4%, 面团的形成时间降低9.6%-16.1%,稳定时间降低15.0%-24.1%,使得弱筋小 麦的品质指标更符合国家优质弱筋小麦标准,与此同时,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2.0% -15.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弱筋小麦专用配方肥中的有效元素(以纯养分计)的重量百分 比为:氮23.8,五氧化二磷8.2,氧化钾11.6,氧化钙4.5,硫2.3,锌1.0。肥料 中的有效物质分别由下述物质提供:氮-尿素或/和磷酸二铵,五氧化二磷-磷酸 二铵或/和过磷酸钙,氧化钾-氯化钾,氧化钙-过磷酸钙,硫-过磷酸钙、七水 合硫酸锌,锌-七水合硫酸锌。
折合成商品化肥或商品制剂的实物量选自下列物质(每生产1吨专用弱筋小 麦配方肥计量):
尿素 465kg;
磷酸二铵 136kg;
过磷酸钙 160kg;
氯化钾 194kg;
硫酸锌 45kg。
将上述商品肥料或商品制剂用机械混合或按照造粒方法生产成复混肥,生产 方法参照李春花、梁国庆主编,专用复混肥配方设计与生产,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报道的方法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43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安全支撑的滑板车
- 下一篇: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的撑伞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