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41335.4 | 申请日: | 2009-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明保能弘道;佐藤理;野野村明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59/06 | 分类号: | F16H59/06;B60K20/00;B60K2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景刚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液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的自动变速器中,当变速杆的选择档位从空档位(N档位)切 换为行驶档位(D档位)时,根据选择D档位时的发动机的转速设定供给起 步时联接的联接元件(起步用联接元件)供给的液压的上升速度(例如专利 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326879
通常,为了防止蠕变力过大,选择D档位时的发动机的怠速转速设定为 比选择N档位时的发动机的怠速转速低。因此,变速杆的选择档位从N档位 切换为D档位时,由于怠速转速的差量,发动机的转速降低。
发动机冷机时为了促进制热,将选择N档位时的怠速转速设定为比通常 时高的转速。因此,N档位与D档位之间的怠速转速的差更大,从N档位切 换为D档位后的发动机的转速的降低量更大。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现有例的装置中,在设定供给起步用联接元件的 液压上升速度时,没有考虑上升速度设定后发动机转速降低的情况。
联接元件的联接完成时所需要的转矩容量因发动机的转速而不同,发动 机的转速越低转矩容量越小。
因此,当开始联接并设定了液压的上升速度后,发动机的转速降低时, 经过规定的联接时间时供给联接元件的液压升高到所需要以上,从而有时在 联接时发生联接冲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即使联接的 中途发动机的转速变化,也不会发生联接冲击,从而能将联接元件适当地联 接。
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在变速杆的选择档位从非行驶 档位向行驶档位切换时,将利用液压启动的起步用联接元件联接,其特征在 于,具备:目标压设定部,其在变速杆的选择档位向行驶档位切换时,根据 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转矩来决定联接完成时供给起步用联接元件的工作液压的 目标压,且在直至所述起步用联接元件的联接完成的期间,根据所述输入转 矩在每规定时间修正所述目标压;液压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工作液压,以使 供给所述起步用联接元件的工作液压在所述联接完成时到达修正后的目标 压。
根据本发明,在直至起步用联接元件的联接完成期间、在每规定时间间 隔供给起步用联接元件的工作液压的目标压,根据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转矩进 行修正,并以联接完成时到达修正后的目标压的方式控制工作液压。由此, 即使在联接中途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而自动变速器输入转矩变化,由于工作液 压的目标压被修正,因此也可以防止联接完成时供给联接元件的液压升高到 所需要以上。因此,不会产生联接冲击,能够确保适当的转矩容量,且能够 进行联接元件的联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的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图;
图2是说明液压控制装置的液压控制部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说明液压控制装置的控制方式的时间图;
图4是详细说明在判定联接的开始判定后液压控制部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5(a)~(b)是说明由液压控制部进行目标压的修正、和第一变化率 及第二变化率设定及修正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
2液力变矩器
3变速机构部
4输入轴
5输出轴
6联接元件
7阀体
8电磁铁
9液压控制部
10发动机旋转传感器
11涡轮机旋转传感器
12输出轴旋转传感器
13断路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图。
发动机1经由液力变矩器2与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机构部3连接。
发动机1与驾驶者操作的加速踏板连动,且通过从全闭向全开而开度增 大的节气门阀对输出进行增减,发动机1的输出旋转经由液力变矩器2向变 速机构部3的输入轴4输入。
变速机构部3构成为在同轴配置的输入轴4和输入轴5上配置未图示的 前行星齿轮组、后行星齿轮组,通过由液压动作的多个联接元件6的联接、 释放来切换动力传递路线从而实现所希望的变速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1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提把之笔记本电脑
- 下一篇:制造含有类胡萝卜素的粉末的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