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割模块与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35943.4 | 申请日: | 2009-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9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政国;詹睿纶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1/14 | 分类号: | B26D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 模块 延长 使用寿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加工制具与延长加工制具的使用寿命的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切割模块与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图1绘示现有技术的一种切割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切割模块组合后的侧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2,切割模块100适于切割一基板(未绘示)。切割模块100包括一座体(base)110、一切割轮(cutting wheel)120、一轴体(shaft)130与一固定片140。座体110具有一凹槽112、一贯穿孔114与一凹孔116。贯穿孔114与凹孔116分别位于凹槽112的相对两侧。
切割轮120配置于凹槽112中。轴体130穿过贯穿孔114与切割轮120的一中心孔122,且轴体130的一第一端132位于凹孔116内,并且部分切割轮120暴露于座体110外。固定片140藉由一螺丝150锁固于座体110,且固定片140顶靠轴体130的一第二端134。
当切割模块100的切割轮120对于基板进行切割时,切割轮120以轴体130的一轴线(axis)A1为轴且相对于轴体130作转动,并且轴体130会随着切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被磨耗。轴体130的磨耗区是位于轴体130与切割轮120相接触的部位。轴体130的磨耗现象会影响切割基板的精确度。因此,轴体130在使用一段预定时间后必须加以替换以维持切割基板的精确度。由上述可知,延长轴体130的使用寿命以减少耗材成本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割模块,其轴体与切割轮相接触的位置可作改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应用于一切割模块,以改变轴体与切割轮相接触的位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切割模块,包括一座体、一切割轮、一轴体、一调整件(adjusting element)与一挠性件(flexible element)。座体上定义有一座体中心线,而座体上具有一第一凹槽、一第一贯穿孔及一第二贯穿孔。第一凹槽位于座体中心在线,而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同轴且分别位于第一凹槽的两侧。切割轮配置于第一凹槽中,且部分切割轮暴露于座体外。轴体其上定义有一轴体中心线,且轴体中心线与座体中心线具有一间距。轴体中心线与座体中心线垂直于轴体,而轴体贯穿切割轮,且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穿设于第一贯穿孔中,而第二端穿设于第二贯穿孔中。调整件配置于座体的一第一侧,且顶靠于第一端上。挠性件配置于座体的一第二侧,且顶靠于第二端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整件旋设于座体。调整件具有多个顶靠部。这些顶靠部之一顶靠第一端。各个顶靠部与座体维持一调整间隙,且这些调整间隙彼此不同。此外,调整件例如更具有至少一过渡部,连接这些顶靠部的相邻之二。过渡部具有一过渡面。过渡面与座体之间维持一过渡间隙,且过渡间隙由这些调整间隙之一过渡至这些调整间隙之另一。另外,过渡面例如为一斜面或一弧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挠性件具有一固定端以及一抵接端。固定端固定于座体上,而抵接端顶靠第二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座体更具有一第二凹槽,其位于第二侧上。挠性件配置于第二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切割模块还包括至少一耐磨件(wear-resisting element)。耐磨件配置于第一凹槽与切割轮之间,且轴体穿过耐磨件。
本发明提出一种切割模块,包括一座体、一切割轮、一轴体、一调整件与一挠性件。座体具有一第一凹槽、一第一贯穿孔与一第二贯穿孔。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分别位于第一凹槽的相对两侧。切割轮配置于第一凹槽中,且部分切割轮暴露于座体外。轴体穿过切割轮且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配置于第一贯穿孔,第二端配置于第二贯穿孔,且切割轮适于以轴体的一轴线为轴且相对于轴体作转动。调整件配置于座体的一第一侧且顶靠第一端。调整件在座体上的位置的改变适于导致轴体沿着轴线移动,进而调整轴体与切割轮相接触的位置。挠性件配置于座体的一第二侧且顶靠第二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整件旋设于座体。调整件具有多个顶靠部。这些顶靠部的一顶靠第一端。各个顶靠部与座体维持一调整间隙,且这些调整间隙彼此不同。此外,调整件例如更具有至少一过渡部,连接这些顶靠部的相邻之二。过渡部具有一过渡面。过渡面与座体之间维持一过渡间隙,且过渡间隙由这些调整间隙之一过渡至这些调整间隙之另一。另外,过渡面例如为一斜面或一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59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