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35369.2 | 申请日: | 200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1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谷口光德;田中优行;植良治;五井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D06F58/20 | 分类号: | D06F58/20;D06F58/24;D06F58/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在滚筒式洗涤烘干机等设备中、用于对循环空气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的空调单元是利用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内的水槽背部的闲置区(dead space)等而内置在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内的,并与具有送风扇的循环送风路径的中途相连接。由此,在循环送风路径中反复进行下述操作而执行洗涤工序、漂洗工序后的烘干工序,上述操作是指:通过驱动送风扇吸引水槽内的空气而将该空气排出,自空调单元的吸引导入口将该空气导入到空调单元中而用蒸发器除湿、用凝结器加热,从而使该空气成为干燥的高温空气,之后自吸引排出口排出该高温空气,向水槽侧送风从而使该高温空气返回到水槽内,烘干旋转滚筒内的洗涤物。
因此,以往的空调单元在单元壳体内用划分壁划分出通风通路和收容区域,该通风通路位于吸引导入口和吸引排出口之间,设置有蒸发器、凝结器;该收容区域用于收容使制冷剂在蒸发器及凝结器中循环的压缩机。并且,蒸发器及凝结器在通风通路内相互独立且隔开间隔地依次配置在上游侧及下游侧,与从吸引导入口吸引导入后朝向吸引排出口通过的循环空气依次进行热交换,对循环空气进行除湿及加热后将其从吸引排出口吸引排出。另外,该技术内容已公开于日本特开2008-79861号公报中。
但是,在以往那样将蒸发器及凝结器相互独立且隔开间隔地依次配置于上游侧及下游侧而使循环空气通过的结构中,蒸发器及凝结器的设置区域相应于它们之间的隔离空间而大型化。因此,压缩机、蒸发器、凝结器这样的热交换器增大而不利于提高烘干性能。另外,将吸引空气从位于通风通路两端的吸引导入口侧以最短距离流向吸引排出口侧而成的循环空气流导入到蒸发器的散热片间而暂时沿散热片方向约束气流,但在蒸发器和凝结器之间的隔离空间释放对循环空气流的约束。因此,循环空气气流再次向吸引排出口侧靠近,较强地导入到凝结器的吸引排出口侧。并且,在与吸引排出口相反一侧呈现循环空气气流导入较弱的分流倾向,有效面积缩窄,由于蒸发器及凝结器的散热片朝向,从吸引导入口侧以最短距离流向吸引排出口侧的循环空气流的通风阻力变高。另外,热交换效率、烘干效率降低,烘干噪音也变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小蒸发器及凝结器的设置区域、并且有利于提高除湿效率、加热效率、烘干效率的烘干性能的空调单元。
本发明的空调单元在具有循环空气的吸引导入口以及循环空气的吸引排出口的单元壳体内内装有:位于自吸引导入口到吸引排出口的通风通路中途,用于对循环空气进行除湿并加热的蒸发器及凝结器;用于使制冷剂在上述蒸发器及凝结器中循环的压缩机,其中,蒸发器及凝结器为将相互的散热片之间并列排列的热交换部,该热交换部以使吸引排出口所构成的吸引排出口面与蒸发器或凝结器的开口面之间所成的角度小于直角的方式相对地设置在单元壳体的通风通路内。
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压缩机的驱动使蒸发器、凝结器接受制冷剂循环而工作,对单元壳体的吸引排出口侧作用吸引力,该吸引力通过通风通路也波及到单元壳体的吸引导入口,从而形成从吸引导入口通过通风通路从吸引排出口排出的循环空气的流动。并且,循环空气通过位于通风通路中途的蒸发器、凝结器被除湿及加热而成为干燥的高温空气被连续送出。特别是蒸发器及凝结器为将相互的散热片并列排列的热交换部,能够避免在蒸发器及凝结器之间产生空间上的浪费,并且能够避免形成导致循环空气的气流向吸引排出口侧分流的隔离空间。另外,通过将蒸发器及凝结器以其开口面与吸引排出口面之间所成的角度呈小于直角的方式相对配置,散热片的朝向相对于从吸引导入口侧以最短距离流向吸引排出口侧的循环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小于直角,对于从吸引导入口侧朝向吸引排出口侧的循环空气来说,与小于直角的量相应地,通过阻力变小。
另外,本发明的空调单元在具有循环空气的吸引导入口以及循环空气的吸引排出口的单元壳体内内置有:位于从吸引导入口到吸引排出口的通风通路中途,用于对循环空气进行除湿并加热的蒸发器及凝结器;用于使制冷剂在上述蒸发器及凝结器中循环的压缩机,其中,蒸发器及凝结器为相互的散热片之间具有微小的热隔离间隙并相互为一体的热交换部,该热交换部以使吸引排出口所构成的吸引排出口面与蒸发器或凝结器的开口面之间所成的角度小于直角的方式相对地设置在单元壳体的通风通路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53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