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工业洗水机控制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31482.3 | 申请日: | 2009-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文 |
| 主分类号: | D06B1/00 | 分类号: | D06B1/00;D06B23/00;D06B2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工业 洗水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卧式工业洗水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卧式洗水设备需要先通过人工加进水,然后再打开加热阀,使其升温,再关加热阀(或者用温度控制器控制),然后还要再调好时间继电器,再启动转动马达,时间到了完成第一步;当要进入第二步的时候,又要重复上面的操作,又重设各种参数量,要完成加工工艺就是要完全的人工操作,工作量非常大,且人为因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工业洗水机控制系统,它能把所有的步骤实现自动化,把过热水、退浆,酵洗,等步骤设计成主步,把主步里面的进水、排水、加热、运行时间等等设计成子步,当自动运行启动,它可以自动依次完成主步1、主步2和主步3,直至运行结束;它设计成洗水模式和染色模式,洗水模式采用固定转速,染色模式采用变频调速;机器的内桶门与外桶门口可通过电子对门装置精确对门,改变了过去用正反转点动来对门的方式。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PC控制箱(1)、加热阀(2)、进水阀(3)、排水阀(4)、电机(5)和电子对门装置(6)组成;PC控制箱(1)设置在加热阀(2)、进水阀(3)和排水阀(4)的右侧,加热阀(2)设置在进水阀(3)的上方,进水阀(3)设置在排水阀(4)的上方,排水阀(4)设置在进水阀(3)的下方,电机(5)设置在加热阀(2)的右侧,电子对门装置(6)设置在电机(5)的下方的内侧。
所述的电子对门装置(6)分为内桶门(7),电子对门感应器(9)和外桶门(8),内桶门(7)和外桶门(8)可精确对门,改变了过去用正反转点动来对门的方式。
本发明系统把加工工艺分成几大主步,主步由子步组成;主步和子步可任意编程,程序可全自动完成。
工作过程:机器会首先按照设置好的水量、温度、转速,自动打开各种阀门,完成以上控制,然后开始按设置的时间运行,时间到了,系统会提示加原料、对版等,操作完毕后,全自动进入主步2、主步3,直至加工完毕。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把所有的步骤实现自动化,把过热水、退浆和酵洗等步骤设计成主步,把主步里面的进水、排水、加热、运行时间等等设计成子步,当自动运行启动,它可以自动依次完成主步1、主步2和主步3,直至运行结束;它设计成洗水模式和染色模式,两个模式都可以自动转化,洗水模式采用固定转速,染色模式采用变频调速;机器的内桶门与外桶门口可精确对门,改变了过去用正反转点动来对门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PC控制箱(1)、加热阀(2)、进水阀(3)、排水阀(4)、电机(5)和电子对门装置(6)组成;PC控制箱(1)设置在加热阀(2)、进水阀(3)和排水阀(4)的右侧,加热阀(2)设置在进水阀(3)的上方,进水阀(3)设置在排水阀(4)的上方,排水阀(4)设置在进水阀(3)的下方,电机(5)设置在加热阀(2)的右侧,电子对门装置(6)设置在电机(5)的下方的内侧;电子对门装置(6)分为内桶门(7)和外桶门(8),内桶门(7)和外桶门(8)可精确对门,改变了过去用正反转点动来对门的方式;能把所有的步骤实现自动化,把过热水、退浆和酵洗等步骤设计成主步,把主步里面的进水、排水、加热、运行时间等等设计成子步,当自动运行启动,它可以自动依次完成主步1、主步2和主步3,直至运行结束;它设计成洗水模式和染色模式,两个模式都可以自动化,洗水模式采用固定转速,染色模式采用变频调速。
本具体实施方式系统把加工工艺分成几大主步,主步由子步组成;主步和子步可任意编程,程序可全自动完成。
工作过程:机器会首先按照设置好的水量、温度、转速,自动打开各种阀门,完成以上控制,然后开始按设置的时间运行,时间到了,系统会提示加原料、对版等,操作完毕后,全自动进入主步2、主步3,直至加工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文,未经刘忠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1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