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铸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用于制造树脂铸件的金属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29658.1 | 申请日: | 2009-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8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长岛洋明;植林久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K3/08;B29C45/00;B29C45/27;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 |
| 地址: | 日本国静冈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铸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用于 金属 模具 | ||
1.一种树脂铸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包括100重量份的热塑性树脂和0.1到4重量份的光亮材料,所述光亮材料具 有30到50的高宽比,
其中所述主体具有形成有槽沟的设计表面;以及
其中所述槽沟的深度的下限被设定为0.3mm,且所述槽沟的深度的上限被设定为 0.5mm,
Y和Xd[mm]满足下述表达式:
Y≥30;
Xd≥0.3;以及
Y≤-100Xd+80,
这里Y代表所述光亮材料的高宽比,Xd代表所述槽沟的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铸件,其特征在于,Y和Xd进一步满足下述表达式:
Y≤-50Xd+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亮材料具有5到20μm的平均 颗粒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表面上的槽沟形成为矩形形 状。
5.一种用于制造树脂铸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多个板叠置以形成空腔及浇口,通过所述浇口将树脂材料注入所述空腔内;
通过所述浇口将包括100重量份的热塑性树脂和0.1到4重量份的光亮材料的所述树 脂材料注入进所述空腔内;
使所述树脂材料硬化以形成所述树脂铸件;以及
将所述板分离以从所述空腔中取出所述树脂铸件,
其中,所述板被形成为使得所述树脂铸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带有多个矩形槽沟 的圆形设计表面,所述矩形槽沟中最长的槽沟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其中,所述板被形成为使得所述浇口向着所述圆形设计表面延伸并处于相对于所述第 一方向成45±30°的角度范围,
所述光亮材料具有30到50的高宽比,其中,所述板被形成为使得所述槽沟的深度的 下限被设定为0.3mm以及所述槽沟的深度的上限被设定为0.5mm,
所述板被形成为使得Y和Xd[mm]满足下述表达式:
Y≥30;
Xd≥0.3;以及
Y≤-100Xd+80,
这里Y代表所述光亮材料的高宽比,Xd代表所述槽沟的深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被形成为使所述浇口以相对于所述 第一方向成45°±10°的角度范围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被形成为使所述浇口以相对于所述 第一方向成45°的角度延伸。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被形成为使得Y和Xd[mm]进一步 满足下述表达式:
Y≤-50Xd+50。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亮材料具有5到20μm的平均颗粒 直径。
10.一种用于制造树脂铸件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有注料口的第一板;以及
第二板;
其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被形成为使得当所述第一板被叠置在所述第二板上时 形成空腔、浇口以及流道,以致从所述注料口使树脂材料通过所述流道和所述浇口注入所 述空腔内以形成所述树脂铸件;
其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被形成为使得所述树脂铸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 形成有多个矩形槽沟的圆形设计表面,所述矩形槽沟中最长的槽沟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被形成为使得所述浇口向着所述圆形设计表面的中心 延伸并处于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成45°±30°角度范围,
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被形成为使得所述槽沟的深度的下限被设定为0.3mm以及 所述槽沟的深度的上限被设定为0.5mm。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被形成为 使得所述浇口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成45°±10°角度范围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被形成为 使得所述浇口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45°成角度范围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96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马氏体不锈钢的方法
- 下一篇:液晶取向剂和液晶显示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