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器装置的电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27768.4 | 申请日: | 200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希安;林益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7/06;H05B6/12;H05B6/36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王玉双;黄艳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器 装置 电磁 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组件,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器装置中的电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及演进,烹煮食物已不再受限于要使用传统的炉火厨具,举凡电饭锅、电磁炉、微波炉等信息家电用品,在不断的研发与进步中,在近年内已成为一般人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电器产品。
其中,电磁炉即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当电磁炉通电时,电流通过电磁炉的线圈而产生磁场,此时,将导体(例如:铁锅、不锈钢锅、金属锅等锅具)置放于此随时间改变的磁场中,则通过导体的磁通量会随之改变,并且产生涡电流来抵抗磁通量的改变,当导体内的涡电流流经电阻时会产生热,由此利用涡电流生热的原理,以使作为导体的锅具本身可自行高速发热,以加热及烹饪锅内的食物,而达到烹煮的目的。
相较之下,传统炉具,例如:电热炉、石油气炉、煤气炉及电饭锅等,其加热原理均是先烧红器皿底部而直接加热锅内食物,其中有一部分的热能会消耗在燃烧空气上,因而其热效率大约为40%-65%,具有热能耗量大、煮食慢等缺点。然而,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的涡电流加热,而不是由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因此电磁炉的热效率普遍高于80%,比其他炊具的加热效率约高出1倍左右,举例来说,用传统炉灶烧开一壶水需要9分钟,而放到电磁炉上只需2~3分钟,不仅所需耗费的时间减少了,更能大幅节省能源。
就使用的安全性来说,电磁炉使用效果与煤气灶完全不同,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不会产生炉火,炉面本身也不发热,且炉体内没有高于250℃以上的高温部件,因而不会发生灼伤事故。此外,当把锅具从炉面上拿下来时,电磁炉也会自动切断电源,因此算是一种十分安全的灶具。
由于电磁炉的加热效率比传统炉具高,具有升温快、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众多优点,又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等优点,并可达到环保节能、省电的功效,因而电磁炉在现代生活中已逐渐取代传统炉火厨具的地位。
为了使电磁炉更为普及,降低电磁炉的制造成本是必需的,然而,目前在制作电磁炉的过程中,需要将电磁炉中的线圈、绝缘板、磁心组等组件一一组装定位在一块定位板上,形成一个电磁组,再将整个电磁组定位设置于电磁炉内部的附加电路板上,在此制造过程中,不仅要耗费时间与人力一一进行组件的加工以及两次的定位程序,同时更会增加制作上的成本,尤其在现有电磁炉中,一组线圈及磁心组就需要设置于一组定位板上,当电磁炉具有越多组炉心时,则需要更多组定位板,因而造成电磁炉的制造成本较高且制作过程极为繁复等缺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器装置及其电磁组件,以解决传统电磁炉中的电磁组件在制作时需耗时进行加工定位以及耗费较高的成本等缺点,实为本发明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装置的电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器装置的电磁组件制造成本高以及制作过程繁复的缺陷。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形式为提供一种电器装置,其包含:壳体,具有容置空间及开口;电路板,设置于容置空间中;盖体,覆盖于开口上;以及电磁组件,至少包含:附加电路板,设置于电路板上;以及线圈组,包含:磁心组、第一绝缘层以及线圈,该磁心组、该第一绝缘层以及该线圈依序堆栈设置于该附加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以产生电磁感应,使设置于电器装置上的锅具底部产生涡电流而发热。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较广义实施形式为提供一种电磁组件,适用于电器装置,电器装置具有电路板,该电磁组件包含:附加电路板,设置于电路板上;以及线圈组,包含:磁心组、第一绝缘层,以及线圈,该磁心组、该第一绝缘层以及该线圈依序堆栈设置于该附加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以产生电磁感应,使设置于电器装置上的锅具产生涡电流而发热。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又一较广义实施形式为提供一种电磁组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电器装置中,至少包含下列步骤:(a)提供附加电路板;(b)将磁心组贴附于附加电路板上;(c)于磁心组上对应设置第一绝缘层;以及(d)于第一绝缘层上对应设置线圈。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不需另外制作定位板,不仅在制造程序上较为简便,不需要两次的定位程序,且可节省定位板的制造成本,尤其当具有多组线圈组时更可有效节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其为图1所示的电磁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其为图2组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77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化气灶具节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LED灯用散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