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用层叠片及图像显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18579.0 | 申请日: | 200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才木隆史;今村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6;B32B7/02;B32B33/00;G02B5/02;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层叠 图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用层叠片,尤其涉及在扩散片、棱镜片等光学功能构件中使用的具有高透过率和出色的光学特性的光学用层叠片,以及将该光学功能构件作为构成构件的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或表面电场显示器(SED)以及CRT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实现高画质的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显示装置(PDP)、有机EL显示装置等受到关注。其中,LCD与其他图像显示装置相比,薄且轻,所以在大画面电视机、便携用电子仪器中的使用等的需求明显扩大。LCD通过将在玻璃板间封入特殊的液体的液晶单元和偏振板作为主要构成构件,向液晶单元外加电压而改变液晶分子的方向,来增减光的透过率,进而显示像。另外,为了保证高画质,以防止光的反射或散射等或者保护偏振板为目的,在LCD中使用棱镜片(prismsheet)或光扩散片、防反射片、硬涂片(hard coat sheet)等具有光学功能的光学片。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详细地记载了光扩散片。
通常光学片以在由透明的树脂构成的支撑体的表面上设置具有光扩散性或聚光性的光扩散层、防反射层、硬涂层等光学功能层而成的层叠片为主流,通过在输送的支撑体的表面上涂布光学功能层形成用的材料并使其干燥来制造。
这样的层叠片需要具有高透过率。另外,如果在表面上附着微小的尘埃等异物、损伤等,则显示的对比度下降,或者,发生亮度不均,进而图像质量下降,所以,最好在表面上的异物、伤痕较少,或者,难以在表面上附着异物、损伤。但是,在制造层叠片时,在支撑体的表面上涂布材料或输送层叠片、或者集积完成的层叠片时,容易在支撑体的表面发生尘埃等异物、擦伤。这种情况下,已知有在光学功能层中添加微粒来改善滑动性从而抑制损伤的发生的方法。
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通过如下的方案,即,设置由内含聚酯型多元醇或丙烯酸多元醇和微小的无机微粒的聚合物组合物构成的光学功能层,来实现透明度高且减低亮度不均的发生的层叠片。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通过在支撑体的至少一面具备内含有机或无机微粒、粘合剂及滑动剂而成的涂布层,来实现透明度高、难以受损伤的层叠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959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0045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愿2005-354908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尽管可以减低在热或紫外线等的作用下发生挠曲或变色从而产生的亮度不均,但不能减低在输送时等中发生的损伤。另外,由于添加过量的微粒,所以发生透明度的下降或微粒的浮起等,有时可能会发生损伤。接着,在专利文献3中,由于只能提高设置光学功能层的一侧的耐伤性,所以留下了提高支撑体的另一面的耐伤性的课题。
另外,两个发明均不能减低尘埃等异物的附着、异物的擦伤引发的损伤。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过率高且难以在表面附着尘埃等异物、难以受伤而且透过率、亮度提高等光学特性出色的光学用层叠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光学用层叠片的特征在于,具有经双向拉伸的聚酯构成的支撑体、配置在所述支撑体的一面上的光学功能层和配置在所述支撑体的另一面上的保护层;其中的保护层含有作为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聚合物的粘合剂、有机微粒及具有咪唑鎓骨架的甜菜碱系的抗静电剂。
所述有机微粒优选由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构成。进而,还优选所述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0.05μm以上、20.0μm以下。
作为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聚合物的粘合剂优选由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另外,所述保护层优选为由微粒含有层和在该微粒含有层上的表面层构成的2层层叠体,其中的微粒含有层内含作为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聚合物的粘合剂及有机微粒,其中的表面层内含作为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聚合物的粘合剂及具有咪唑鎓骨架的甜菜碱系的抗静电剂。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所述任意一种层叠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85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