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17692.7 | 申请日: | 200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0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师彦平;戚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F3/30 | 分类号: | A23F3/30;A61K36/9068 |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方晓佳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讲,本发明是一种由多味药材组成的固体茶颗粒,在制备过程中不加入任何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及辅料。本发明属于食品和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固体茶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制备,一种是直接将所有原料废碎后,制成袋泡茶,但是这种方法不适合粘性太大的原料,如平贝袋泡茶(ZL专利号03133355.9);另外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所用原料经过提取,并在提取物中加入大量的辅料或添加剂制粒得到,步骤繁琐,同时还必须加入大量的添加剂和辅料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不符合现代自然与健康的理念,如治疗心脑疾病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ZL专利号01128603.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固体茶及其制备方法,除了该固体茶的配方特殊外,其制备方法也有很大突破,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料本身的植物纤维的良好分散性,同时避免了含糖量高的原料预处理的繁琐步骤,在不加入任何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及辅料的情况下完成制备,该颗粒均匀、稳定,可直接食用或冲泡服用,也用于制备袋泡茶,完全顺应了人们对健康以及回归自然的需求。
本发明的固体茶由黄芪、党参、枣、葡萄干、姜、花椒和绿茶七味药食同源的药材或食品配比组成,该配方口感佳,具补益功能。
一种固体茶,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和含量以质量份数计为:黄芪1-2份、党参1-2份、姜0.05-0.3份、花椒0.05-0.3份、绿茶1份、枣提取物1-2份、葡萄干提取物1-2份。
固体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粉碎后的黄芪、党参、姜、花椒和绿茶粉加入到已溶解的枣和葡萄干提取物中,搅拌干燥使其呈组合物固体粉末,再经制粒得固体茶。
具体固体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分别将黄芪、党参、花椒、姜、绿茶清洗、干燥后,粉碎,过筛;分别将枣和葡萄干用水或乙醇水溶液,经加热加压提取,超声循环方法提取后,过滤,滤液经减压或常压分别得到枣和葡萄干提取物;
用水或乙醇水溶液将枣和葡萄干提取物溶解,再将黄芪、党参、花椒、姜、绿茶的粉末加入其中,搅拌、干燥并研磨,直到呈松散的组合物固体粉末;
在组合物固体粉末中加入乙醇水溶液后搅拌,在不加入任何添加剂和辅料的情况下过16~30目筛,干燥后制成固体茶。
固体茶呈颗粒状,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该颗粒可直接食用或冲泡服用,也用于制备袋泡茶。
固体茶各组分具有的功效描述: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葡萄干健脾和胃,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开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之功效。姜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绿茶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利尿、除烦去腻、消炎解毒的功效。花椒具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的功效。该配方中的党参和黄芪属于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规定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枣、姜、花椒等属于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药食同源)。药食同源理论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饮食和中药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强调美好口感的同时,提供了良好的保健功能,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易于推广。该配方具有气香、味淡、口感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安神的功效,用于调节与治疗乏力、疲劳、失眠、消瘦、食欲不振、肌肉酸痛、胸闷心慌、易激动、易烦躁等症,特别适合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而导致城市居民的亚健康状态的调节与治疗,是一种具有补益功能的天然植物组合物。
在制备该固体茶的过程中仅将含糖量高的枣和葡萄干制成提取物,其余原料均以生药粉末的形式加入到枣和葡萄干提取物的水或乙醇水溶液中,然后搅拌干燥成粉末。
不同的提取方法,枣和葡萄干提取物的出膏率有差别,枣提取物的出膏率11.3~35.9%,葡萄干提取物的出膏率为18.8~75%。
将上述组合物固体粉末直接制粒,在制粒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添加剂和辅料,符合自然与健康理念;制备得到的固体茶颗粒的理化指标符合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我们对制成品进行了水分含量等项目的测试,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7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