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渗滤液的氨氮处理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11792.9 申请日: 2009-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1549904A 公开(公告)日: 2009-10-07
发明(设计)人: 熊小京;严贵;郑天凌;欧阳通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C02F3/12 分类号: C02F3/12;C02F3/10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05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垃圾 渗滤 处理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cebioreactor,简称MBR)的垃圾渗滤液的氨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垃圾填埋场排出的渗滤液中含高浓度的氨氮,由于高浓度的氨氮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严重影响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接导致处理出水不达标,因此垃圾渗滤液的氨氮生物脱除技术已成为环保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氨氮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物化法和生化联合法。目前常用的氨氮物化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空气吹脱法、磷酸铵镁沉淀法、选择性离子法和Fenton氧化法等。采用物化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速度快,效果好,但是物化法往往需要消耗化学药剂,费用较高,同时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与物化法相比,生化法可以去除废水中绝大多数有机物、氰化物、氨氮等污染物,具有污染物去除范围广、运行管理方便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生物脱氮过程可分为硝化反应(Nitrification)阶段和反硝化反应(De-nitrification)阶段。硝化反应是在有氧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硝酸态氮的过程,它包括两个反应步骤:(1)亚硝化反应,氨氮在亚硝酸菌作用下首先氧化为亚硝酸态氮;(2)硝化反应,亚硝酸态氮在硝酸菌作用下进一步氧化为硝酸态氮;其反应式如下:

NH4++1.5O2→NO2-+2H++H2O

NO2-+1.5O2→NO3-

由于硝化反应需要消耗大量的碱度,当污水中氨氮负荷过高时,碱度不足将导致装置中硝化污泥混合液的pH值降至6.5以下,偏离硝化菌生长代谢的适宜pH值,表现为硝化活性降低,硝化反应速率下降。目前,补充碱度的方式主要是投加NaHCO3或NaOH,这无疑增加了运行成本与管理的难度。

海产废弃牡蛎壳中含有丰富的CaCO3,它可以代替NaHCO3或NaOH为硝化提供碱度。在牡蛎壳的溶出实验中发现,贝壳中含有丰富的CaCO3,可在弱酸性条件下逐渐溶出,通过结合水中的H+而游离出OH-;如将海产废弃牡蛎壳作为缺氧生物滤池的填料,即克服了出水的pH值低下问题,又实现了废弃牡蛎壳的处置。

好氧膜生物反应器是直接将膜组件安装在曝气池内,可使污染物的生物转化和活性污泥与处理水的分离两个过程同时进行的反应装置。它既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本身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病,同时又具有占地少、处理率高、运行管理方便、混合液浓度高,泥龄长、剩余污泥少、出水无悬浮固体与病菌等优点。

2004年任鹤云等(任鹤云,李月中等.MBR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实例[J].给水排水,2004,30(10):36-38)报道了有关MBR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实例。

2006年本申请的发明人熊小京等(熊小京,简海霞.A/A/O-MBR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操作参数对降解特性的影响[J].现代化工,2006,26(z2):85-87)报道了A/A/O-MBR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操作参数对降解特性的影响。2008年发明人熊小京等(熊小京,申茜,王新红,李博.缺氧/好氧牡蛎壳生物滤池的氮磷去除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12B):76-79)又报道缺氧/好氧牡蛎壳生物滤池的氮磷去除性能研究。

2007年申欢等(申欢,金奇庭等.水解/好氧MBR组合工艺处理非稳定期垃圾渗滤液[J].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5):82-85)报道了水解/好氧MBR组合工艺处理非稳定期垃圾渗滤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膜生物反应器的垃圾渗滤液的氨氮处理装置。

本发明设有反应池、承托板、复合膜-布袋组件、布水管、布气管、排泥室和排泥阀;承托板设于反应池下部,复合膜-布袋组件设于承托板上,复合膜-布袋组件设有无纺布袋和导流板,无纺布袋内填充有牡蛎壳颗粒,无纺布袋两侧分别设有膜片,导流板置于膜片外侧;布气管设于承托板上方及膜片下方,布气管接曝气机,曝气机将空气送入布气管;布水管位于承托板下方,布水管外接进水管;排泥阀位于排泥室底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17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