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量校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11077.5 | 申请日: | 2009-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姜忠波;李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秀丽 |
| 地址: | 35000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雨量 校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量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雨量检定设备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1)重量重;(2)标准计量球中的水量流完一个单元次后不会自动停水,使得检测过程中总量控制不准;(3)用于检测的水需先泵送到标准计量球中,因此需采用220V的电;(4)没有计数器,因此不能自动计数,需人工向计算机终端互报数据,费时费人工;(5)由于完全采用人工操作,造成在单位时间内流量不准;(6)标准计量球为外露式,且采用玻璃制造,在搬运过程中极易损坏,增加了使用成本和更换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以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校准雨量的、自动化程度高的、不易损坏的雨量校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标准计量球、出水阀、进水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雨量校准装置还包括外壳、支撑架、流量控制阀;标准计量球的上方设有溢水口,标准计量球的下方玻璃管的端部设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通过三通管分别与连接有进水阀和出水阀的一端的另两路管道连接,进水阀的另一端向上通过进水管连接有水槽,出水阀的另一端通过弯管、流量控制阀与Y型三通的一通连接,Y型三通的另外两通分别连接通气管和出水管,标准计量球和连接管道固定在支撑架上,并设置于外壳内,在外壳上还设有计数器;上述雨量校准装置还包括雨量计量传感器;在出水管的下端在使用时设有雨量计量传感器,雨量计量传感器与计数器连接;
所述的外壳为圆筒形,在圆筒形外壳的外侧底部位于出水管的出水口的下方设置有雨量计量传感器,在圆筒形外壳内的支架固定底盘上方设有固定的竖直支撑架,将圆筒形外壳内分为两侧,支撑架的一侧设有固定架,标准计量球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支撑架上;支撑架的另一侧分别固定有出水阀,流量控制阀和进水阀;
所述的圆筒形外壳上方设有圆形水槽底板,水槽底板低于圆筒形外壳上表面,水槽底板与圆筒形外壳密封连接,水槽底板上设有圆形开孔,进水管从该圆形开孔延伸出水槽底板表面,在水槽内的进水管上设有过滤网及排气小管,进水管与水槽底板之间无缝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重量轻本发明仅重5公斤,而现有的ZBC5型雨量检定装置的重量约为25公斤。(2)无需用电,本发明装置利用水位落差给标准计量球注水,从而改变了原来使用水泵抽水的方法,解决了野外作业用电不便。(3)采用计数器进行现场自动计数,无需用对讲机与值班室内的终端显示器进行人工数据互报,节省人力。(4)计量准确,由于本发明使用了流量控制阀,可根据流量对照表,调整流量控制阀的旋钮,控制大雨量(4mm/min)和小雨量(1mm/min),改变原来采用医用输液用的流量控制阀,来回调节不准,存在人为因素。(5)标准计量球放置于壳体内,在运输过程和使用中,受到保护。原设备标准计量球是外露的,在运输中容易破损。(6)雨量校准装置能实现在停水线上自动停水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圆筒形外壳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使用时设有雨量计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圆筒形外壳、2支撑架、3标准计量球、3-1溢水口、3-2连接管道、4出水阀、5进水阀、6流量控制阀、7支架固定底盘、8计数器、9进水管、10水槽、11过滤网及排气小管、12Y型三通、13出水管、14三面直角三通、15把手、16固定架、17水槽底板、18面板、19弯管、20通气管、21接线柱、22进水阀旋钮、23出水阀旋钮、24流量控制阀的电位器旋钮、25雨量计量传感器、26观察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未经福建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1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