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珍珠养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07139.5 | 申请日: | 200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何新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 44263 | 代理人: | 李启首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珍珠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在淡水中养殖珍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珍珠养殖方法,通常为在一个固定的池水中,养殖体内 植有珠核的育珠蚌,待育珠成熟后,获取珍珠;还有一种方式为在 湖面上用网圈出其中一块水面,养殖体内植有珠核的育珠蚌。
上述前一种养殖方法的主要缺陷是:由于珍珠的成龄周期较长, 一般要5-7年,在培育的过程中还经常需要往池水中添加饵料,而 池水自身没有流动性,长期养殖后,病毒或有害病菌的聚集、积累 会导致水质老化,甚至会产生水质污染,这对育珠蚌的正常生长非 常不利,导致珍珠的生长速度缓慢,所育珍珠的光泽度以及品相较 差;水质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育珠蚌的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上 升,这样珍珠养殖成本就会显著提高。
在现有技术中,也有在监测到池水水质下降到不适于育珠蚌生 长时,比如水中的蓝藻较多,溶解氧降低,氨氮含量升高,水质明 显富营养化时,适度更换池水的做法,但毕竟,这是一种被动的措 施,并不能彻底克服前述珍珠生长速度不理想的缺陷;此外,待池 水水质下降时再予以更换、排放,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上述第二种养殖方法的主要缺陷是:湖水虽然由于自然风浪的 原因而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较池水养殖而言,不易产生病毒或有害 病菌的自然聚集、积累,但是湖水水质受周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实际操作中,很难有效控制或保证湖水水质始终如一地满足河蚌、 珍珠的生长条件,由于珍珠养殖周期非常长,一般需要5-7年的时 间,因此,在湖水中规模化养殖时,因环境水质的影响会使得投资 的风险很大;此外,湖水养殖还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当部分水域的 育珠蚌出现生病现象时,不能有效地对病体育珠蚌实现隔离,因而 很难彻底断绝病菌的传染,从而进一步增大投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旨在 提供一种水质质量可控性较好,珍珠生长速度较快、污染较小的珍 珠养殖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珍珠养殖方法,依次采 用以下养殖步骤:
1.1在养殖池中,按照1000-1200只育珠蚌/亩的密度培育内体 植有珠核的育珠蚌,水深首先控制1.4-1.6米范围内;
1.2在水温≥10摄氏度时,按照30-40千克/亩的标准向所述 养殖池中投放生物饵料;
1.3通过进水口向所述养殖池中进水,使水深增加到1.7-1.9 米;
1.4通过排水口对所述养殖池排水,使所述水深恢复到1.4-1.6 米范围,并控制前述进水起始时间到排水结束时间间隔在8-12天;
1.5监测珍珠是否符合要求,如是,则育珠蚌体内收取珍珠;如 不是,则再继续所述步骤1.2。
所述养殖池的进水口与排水口分别位于所述养殖池的相对两 侧。对于长方形养殖池来说,进水口与排水口最好对角分布。
所述步骤1.4中,控制前述进水起始时间到排水结束时间最好 为10天左右;最好同时还保持步骤1.3所述养殖池的水深2-3天 后,对所述养殖池排水。
采用上述珍珠养殖方法后,一方面,由于养殖池池水相对稳定, 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水质较易控制,且万一在养殖池中的育珠蚌 出现病体现象时,也可以较快、有效地将该养殖池与相邻的其他养 殖池加以隔离,避免病体现象的扩散;另一方面,本发明一改现有 技术中通常的静水养殖珍珠的方法,以近似流水养殖的方式培育育 珠蚌。在投放饵料后,主动向养殖池大规模进水,对池水主动增氧 以改善水质,既有利于饵料,尤其是生物饵料的繁殖,也使池水更 适合于育珠蚌以及珍珠的快速生长;在水质中生物饵料出现下降后, 就主动对池水进行规模排放,因此,池水出现有害物质和病菌的聚 集、积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且,在池水水质明显下降前,就予 以排放,这样,从养殖池中所排出的池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长 期养殖后被动排出的池水水质来说,要好很多,尤其是水中蓝藻的 含量显著减少,实践中,采用本发明的养殖方法,排出的池水基本 不存在水质污染超标的问题。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珍珠,具有可 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育珠快、效率高且所育 珍珠光泽度高、品相好。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普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7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慢性气管炎肺心病的颗粒和散
- 下一篇:一种大珍珠的培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