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液体硅胶展开提取射击弹头弹壳及枪膛痕迹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06067.2 | 申请日: | 2009-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吕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刚;吕阳阳;吕雷特 |
| 主分类号: | F42B35/02 | 分类号: | F42B3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硅胶 展开 提取 射击 弹头 弹壳 枪膛 痕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适用于枪弹痕迹鉴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液体硅胶展开提取射击弹头弹壳及枪膛痕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涉枪类严重暴力案件给当今社会和谐与安定造成巨大的破坏,对民众的生命、生存都构成重大威胁。将犯罪现场提取和涉案收缴的枪支枪弹痕迹进行建档管理、自动识别比对,对于案发预警、跟踪监控,分析鉴定及时串并、尽快侦破案件,保障公共社会安全与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是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秩序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进入21世纪前,国外是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的枪弹痕迹自动识别产品充斥市场,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采用CCD摄像或激光扫描整体弹痕的采集工艺模式,由于存在伪特征干扰、虽然自动化程度较高但识别率很低,设备售价昂贵,且操作十分复杂,有的还需要对痕迹特征进行人工干预。而国内枪弹痕迹检验主要依靠手工管理、操作,技术落后,检验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国外的厂商为了打进中国市场,每年在全国各地利用各种手段不断地宣传、推销,对我国枪弹痕迹检验工作造成冲击。
2001年10月,由全国著名专家崔道植亲自主持开发的《弹头膛线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在哈尔滨通过了国家公安部科技局组织的鉴定。该系统采用特制的高光洁度专用铝箔片,利用展平仪巧妙地将弹头圆柱体上的射击膛线痕迹展开,由原来的实物比对变为痕迹比对,并输入微机建档与在犯罪现场发现、提取到的射击弹头痕迹进行自动识别、检索、比对,进而确认发射枪支,开创了我国枪弹痕迹建档自动识别之先河。从此,我国制式枪弹痕迹建档管理、检验鉴定走上了现代化技术发展之路,并且使得利用制式枪犯罪的案件得到十分有效地遏止。
但是,由于国外恐怖主义活动的猖獗和国内非法制造枪支犯罪的不断产生,对我国枪弹痕迹检验工作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作案现场或涉案收缴的非制式枪(包括自制枪或改制枪)和制式枪的变形弹头、披甲残片与弹壳、猎枪弹壳与霰弹杯上的痕迹,以及口径枪铅弹头的完整或变形弹头痕迹的提取,均不能完全采用上述方法,是采集图象建库、自动识别比对鉴定的一大难题。对此,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用液体硅胶展开提取射击弹头弹壳及枪膛痕迹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弥补了涉案现场变形弹头、披甲残片、小口径枪铅弹、猎枪霰弹杯及弹壳等射击弹痕不能采用展平仪提取的不足之处。本方法采用高效环保液体注射硅胶,将完整或变形弹头、披甲残片、小口径枪铅弹、猎枪霰弹杯及弹壳上的射击弹痕用滴注包埋法,干燥成型固定后展开,用高分辨率扫描仪采集图象输入计算机,避免了CCD摄像头采集图象因光照变化容易产生误差的因素影响,使得痕迹特征提取更加简便、自动识别率更加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易用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特别是针对作案现场或涉案收缴的非制式枪(包括自制枪或改制枪)、制式枪、口径枪铅弹的完整或变形弹头、披甲残片与弹壳、猎枪弹壳与霰弹杯上的痕迹、枪膛内的痕迹实物展开提取。
具体实施方式为:
将弹头或弹壳竖置于平面滴漏载体上,用高效环保型液体注射硅胶单滴或流注滴于弹头或弹壳上自然包埋痕迹,待挥发干燥后,用透明胶带裹贴压紧,再揭起展开平贴于透明或反差较强的承受载体上,即可获得供显微镜下直接进行重迭、接合比较或输入微机比对的印痕样本;也可用来对凹凸不平承受客体表面上发现和显现的手印、脚印、袜痕、工具痕迹、车辆擦划痕迹及硬币印痕等进行提取。
该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易于检验和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刚;吕阳阳;吕雷特,未经吕刚;吕阳阳;吕雷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6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