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企业信息化异构系统集成的语义网关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04048.6 | 申请日: | 2009-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2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宋豫川;雷琦;刘飞;李先旺;陈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6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先芸 |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企业 信息化 系统集成 语义 网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对企业信息化异构系统进行集成的系 统。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单元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深入实施,制造企业的应用系统越来越多, 覆盖面越来越广,同时由于制造业信息化分期实施的特点,造成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的异构 程度加深,使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系统之间的集成问题。另外,由于企业不断的发展,要求 信息系统能够快速地适应企业业务的变化,使得制造企业对异构系统的快速重构以及灵活 集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围绕集成技术,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整个集成技术的发展已经从原来的服务之 间的紧密集成发展到如今的松耦合集成,从原来的点对点的集成发展到现在的基于平台的 集成等,但是对于有效支持网络化制造的实施还显得不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的 集成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之间、资源之间的互操作性的研究领域,一是解决分布式对 象之间,以及跨越互联网的相互操作问题,二是解决系统快速重构的问题。它们都要求服 务的提供者必须定义精确的服务接口信息。而目前国际上的标准都局限在如何定义一个服 务的接口,而并没有对接口的内容进行规范,造成客户对接口的不了解而不能充分利用全 球的资源进行网络化制造的实施。
其中,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是一个组件模型, 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研究的出现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并且成为了一种较好的发 展趋势。面向服务架构SOA是一种架构模型,它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 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服务层是SOA的基础,可以直接被应用调用, 从而有效控制系统中与软件代理互联网的人为依赖性。SOA的几个关键特性:一种粗粒度、 松耦合服务架构,服务之间通过简单、精确定义适配器进行通讯,不涉及底层编程适配器 和通讯模型。国内外围绕SOA或者是类似思想在集成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它们主要集中在 系统之间、资源之间的互操作性的研究领域,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它们都主要集中解 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分布式对象之间,以及跨越互联网的相互操作问题,二是解 决系统快速重构的问题。其中,它们都要求服务的提供者必须定义精确的服务接口信息。 客户按照接口信息的规定填写相应的参数进行需求的表达,提交给服务以获得结果。
按照目前的研究思路,它们会存在如下的问题:
(1)服务的调用者对服务的接口描述必须要非常清楚,包括服务的消息、参数数量 和类型等,否则调用者的请求会遭到服务的拒绝。因为目前国际上的标准都局限在如何定 义一个服务的接口,而并没有对接口的内容进行规范,从而造成各种服务都具有自己的接 口内容规定。调用者要获得所有服务准确的接口规范去进行服务请求比较困难,造成由于 对接口的不了解而不能很好集成。
(2)由于服务接口的内容描述是由服务提供者自身定义的,因此对服务的调用一般 是源代码级别的调用,即调用者一般会通过源代码的编写、编译和运行后再进行使用。这 种模式对于新建的信息系统还比较适合,但是对于遗留系统而言则由于源代码获得的问题 将变得困难。并且,如果一旦服务提供者根据功能的要求更新了接口时,对该服务的调用 将会失效,调用者必须进入到源代码级别进行相应的更新才能继续调用服务的功能,这些 都限制了集成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40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