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的聚合酶链式反应芯片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02091.9 | 申请日: | 2009-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8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峰;陈笑梅;王华雄;吴姗;张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建青 |
| 地址: | 310012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基因 成分 进行 检测 聚合 链式反应 芯片 | ||
1.对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的聚合酶链式反应芯片法,其方法如下:把需 检测目的基因的下游引物通过生物素酰化或磷酸化固定在空白芯片上 ,而另一端自由的上游引物用Cy5染料标记,通过芯片上的PCR扩增反 应,最后经芯片扫描仪检测荧光强度判断是否为转基因产品;
其具体步骤如下:
a、芯片引物的设计及芯片制作:选用四类引物,第一类为植物通用内 源基因,第二类为物种鉴定基因,第三类为外源启动子、终止子或目 的基因,第四类为转基因植物品系鉴定基因,将上述各类引物中的下 游引物的5’修饰10个连续的GA序列,并将此端固定在空白芯片上,完 成芯片的制作;
b、芯片上的PCR反应:
1)芯片预处理:将制备好的芯片浸泡在小牛血清中,室温放置0.5-1 小时,接着用磷酸缓冲液冲洗数遍,灭菌水冲洗数遍,干燥,然后在 芯片引物阵列外围粘上原位框,形成PCR加样区,备用;
2)PCR加样和PCR程序:在芯片的PCR加样区中,加入PCR缓冲液、MgC l2、dNTP、和taq酶,及需要检测基因的上游引物,需检测样品高质量 的DNA,需要检测基因的上游引物的5’端用Cy5染料标记,加样完毕后 ,加盖密封PCR反应区,进行PCR反应;
c、芯片检测:PCR反应完成后,用吐温20的5×SSC缓冲液清洗芯片数 次,然后在芯片扫描仪上检测Cy5荧光强度,读取和分析数据;
所述植物通用内源基因18SrDNA,tRNALeu的引物共2种;所述物种鉴定 基因Lectin、PE3-PEPcase、ZEIN、PATA、GOS9的引物共5种;所述外 源启动子、终止子和目的基因CaMV 35s、FMV 35s、Actin I、NOS 、EPSPS、PAT、Barnase、Barstar、Bar、NPT II、EPSPS、GOX、HS P70、Cry1Ab/c、Cry3A、PVY-cp、PLRVrep、CryIA(b)、Cry9c、ACC、 Sam-k、CP-CMV 、CP-ZYMV、CP-WMV的引物共24种;所述转基因植物 品系鉴定基因玉米MON810、玉米BT176、玉米BT11、玉米GA21、玉米T 25、玉米TC1507、玉米MON863、玉米NK603、玉米CBH351、马铃薯New Leaf Atlantic、马铃薯NewLeafY Russet Burbank、马铃薯NewLe af Y Shepody、马铃薯NewLeaf Plus Russet Burbank、马铃薯 EH92-527、番茄“华番一号”、番茄Zeneca(B, Da, F)、西葫芦 CZW-3、油菜籽Topas19/2、油菜籽RF3、油菜籽OXY235、油菜籽Ms8、 大豆GTS 40-3-2、大米Bt63 的引物共23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酶链式反应芯片法,其特征在于PCR反应程 序依次为:
95℃,1min;
40个循环:95℃,30S;55℃,150S;72℃,60S;
72℃,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20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壁挂式取暖器
- 下一篇:利用风幕发生装置防止油烟外逃的吸油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