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磁致伸缩铁基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6355.4 | 申请日: | 2009-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3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宇;陶姗;罗伟;严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浙江升华强磁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45/02 | 分类号: | C22C45/02;C22C3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磁致 伸缩 铁基非晶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晶态磁性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磁致伸缩铁基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凝聚态物质大致分为三类:晶态物质、准晶态物质和非晶态物质。不同于传统晶态材料,非晶态合金具有原子排列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特殊微观结构,具有独特的物理、力学、化学和磁学性能,因而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非晶合金作为新材料出现于1934年,由德国科学家克雷默(Kramer)用蒸发沉积方法获得非晶合金薄膜。真正的非晶历史是从1960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P.Duwez教授发明用快淬工艺制备非晶态合金(Au75Si25)开始的,使人工合成玻璃的范围扩大到了金属体系,但是其临界冷却速率(Rc)必须要在106K/s以上才能形成非晶,较高的冷却速率使得非晶合金只能以低维尺寸和形状出现,如薄带状、丝状、或者粉末。1969年Pond和Maddin用轧辊法成功制备出具有一定长度的连续非晶合金的条带,这一技术为大规模生产非晶合金创造了条件。同年,陈鹤寿等采用快冷连铸轧辊法(冷却速度>105K/s)一次做出了供实验研究的非晶薄带,厚约30μm,宽几毫米,长达几十米,为非晶合金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经过近几十年来长期不懈的努力,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现已开发制备出Fe基、Ni基、Zr基、Cu基、Mg基、Co基、Ti基、稀土基等块体非晶合金体系。其中Fe基非晶合金因其独特的磁性能、较高的强度、优良的抗腐蚀性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一直是非晶合金材料研究的热点。
然而,作为一种潜在的功能材料,现有已开发的Fe基非晶合金体系还不同时拥有强的非晶形成能力和优良的软磁性能,特别是对Fe基非晶合金的磁致伸缩性能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开发和研制一种兼具优良磁性能、磁致伸缩性能和强非晶形成能力的Fe基非晶合金体系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磁致伸缩铁基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高磁致伸缩铁基非晶合金的化学分子式为Fe100-x-y-zDyxBySiz,其中x、y和z分别为Dy元素、B元素和Si元素的原子百分数,100-x-y-z为Fe元素的原子百分数,5≤x≤25,20≤y≤25,0≤z≤10。
所述高磁致伸缩铁基非晶合金的组成元素Fe、Dy、B或Si的原料纯度是99.5%~99.9%。高磁致伸缩铁基非晶合金具有228ppm的高磁致伸缩系数。
高磁致伸缩铁基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工业纯金属原料Fe、Dy、Si和FeB合金,按Fe100-x-y-zDyxBySiz非晶合金成分以原子百分含量称量并配料,将称得的目标成分原料放入真空感应磁悬浮熔炼炉中,抽真空后利用电磁场和涡流的作用使合金悬浮加热并熔化,将合金反复熔炼3~5次以获得成分均匀的Fe100-x-y-zDyxBySiz母合金锭子;
步骤二:把步骤一获得的Fe100-x-y-zDyxBySiz母合金锭子去除氧化皮后破碎成小块Fe100-x-y-zDyxBySiz合金,并置于酒精中超声波清洗;
步骤三:用步骤二得到的小块Fe100-x-y-zDyxBySiz合金装入下端开口且尺寸为(0.3~0.7)mm×5.0mm矩形口的石英管中,抽取真空至4.0×10-3Pa后,在甩带炉腔体内充入高纯氩气保护,采用高频感应线圈加热使其熔化,调节电流为10~25A,感应温度为1000~1600℃,熔炼2~3min后用高纯氩气把熔融的合金液喷射到高速旋转的铜辊上,迅速凝固并借助离心力抛离辊面,得到连续的Fe100-x-y-zDyxBySiz合金薄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浙江升华强磁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浙江升华强磁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63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