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晶果糖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91098.5 | 申请日: | 2009-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8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杰;邓远德;张学锋;尚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3K11/00 | 分类号: | C13K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朋飞 |
| 地址: | 23301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晶 果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糖类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晶果糖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结晶果糖在工业上的生产方法按原料来源有三种:一)以蔗 糖为原料,经过水解得到果葡糖液,经色谱分离,将果糖和葡萄糖分 开,得到高纯度的果糖液,将高纯果糖经过离子交换和浓缩结晶,得 到结晶果糖。二)以玉米淀粉生成葡萄糖为原料,通过葡萄糖异构酶 进行异构化反应,得到果葡糖液,经色谱分离,将果糖和葡萄糖分开, 得到高纯度的果糖液,再将高纯度果糖液经过离子交换和浓缩结晶, 得到结晶果糖。三)以菊糖为原料,将菊糖经过水解得到100%果糖 液,将果糖液经过离子交换浓缩结晶,得到结晶果糖。
前两种生产方法为工业化生产结晶果糖的主要方法。
我国玉米产量仅次于稻谷和小麦,而此种工艺采用以淀粉、甘蔗 和菊芋等为原料预处理生产的果葡糖液,再由色谱分离、纳滤等工艺 生产结晶果糖。
到目前为止,国内果葡糖浆的生产能力在200万吨,且工艺成熟。 这为生产结晶果糖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而结晶果糖的关键技术在 于结晶过程工艺的严格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晶果糖的制备方法,以克服克服现有 技术的不足,解决结晶果糖生产过程中结晶操作控制难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晶果糖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先将 果葡糖液进行色谱分离;将得到的果糖液进行离子交换、纳滤操作, 然后分别通过双效板式蒸发器、刮板蒸发器进行浓缩;将浓缩的果糖 液与乙醇混合,最后经结晶、离心分离、烘干。
所述果葡糖液由淀粉、甘蔗和菊芋等为原料预处理得到。色谱分 离后得到的果糖液进行离子交换去除灰份杂质;采用纳滤膜分离低聚 糖、蛋白、色素等大分子杂质。
所述果葡糖液中:干物质的质量百分比在45~55%,其中果糖的 质量百分比>48%,葡萄糖的质量百分比<48%,其它糖的质量百分 比<4%,其中电导率在20℃,质量体积比为30%的溶液中检测<20μ s/cm;pH在20℃,质量体积比为30%的溶液中检测为4.8~5.8。
色谱分离的操作条件为:分离剂体积12L,分离剂为用于果葡糖 液分离的色谱树脂或合成沸石,色谱柱12根,温度55~65℃,停留 时间340~380s,解析剂纯水要求:电导率<5μs/cm(20℃),pH: 5.5~7.0(20℃),进料浓度40~60%,进料流量10~40ml/min,解 析剂流量21.25~51.25ml/min,果糖项出料流量11.25~41.25ml/min, 葡萄糖项出料流量20~60ml/min,流量系数100~150ml/min。(各区 流量随色谱柱体积变化而比例变化)。
离子交换是采用阳一阴一阳的交换方式,操作条件:进料温度 20~45℃,进料速度是1~6倍树脂柱体积,出料pH值3.0~5.0,电导 率<10μs/cm。离子交换是为去除灰份杂质。
纳滤采用有机卷式膜过滤,膜孔径在100~2000MD,操作条件: 进料温度40~60℃,操作压力1.0~2.5Mpa。分离低聚糖、蛋白、色 素等大分子杂质,避免这些杂质影响果糖结晶,通过纳滤操作可以提 高果糖结晶率和果糖产品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
采用双效板式蒸发器进行浓缩时,一效蒸发器的温度控制在70~ 80℃,二效蒸发器的温度控制在50~60℃,控制出料的质量百分比 浓度在50~60%。
采用刮板蒸发器进行浓缩时,控制夹套饱和蒸汽温度为90~180 ℃,控制出料的质量百分比在90~95%。
所述乙醇为无水食用乙醇或95%食用乙醇,其加入量占浓缩的果 糖液质量的0.5~3.0%。
浓缩的果糖液与乙醇混合后所得混合液(待结晶液)的pH值为 3.3~4.5,过饱和度1.1~1.2,晶种加入量为浓缩的果糖液质量的2~ 10%,结晶的起点温度为50~60℃,降温幅度0.5~1.5℃,降温水与 所述混合液的温差小于10℃,降温结晶时间25~40h。
结晶后离心分离时,离心机内要采用氮气保护。
结晶分离后得到的果糖湿晶体采用高效沸腾床进行烘干。
本发明结晶果糖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外购的果糖组分,除随葡萄糖组分损失0~10%外,在工艺过 程形成闭路循环,提高了果糖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10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抑菌抗静电多功能无纺布
- 下一篇:一种酱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