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发电机滑环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75530.1 | 申请日: | 2009-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1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兴;李树茂;阳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3/00 | 分类号: | H02K13/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源 |
| 地址: | 0445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发电机 滑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流有刷同步发电机,特别涉及有刷同步发电机的滑环装置,具体为一种新型发电机滑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中型交流有刷同步发电机滑环装置一般采用滑环座结构,滑环座热套于轴上,滑环轴向紧固于滑环座上,这种结构,轴向和径向尺寸相对较大,若用于尺寸相对紧张的电机中就难以适用;小型电机滑环装置一般采用套筒结构,励磁引线分别焊接于滑环上后引出,这种结构径向尺寸较小但轴向尺寸仍较大,在小型电机中应用广泛,并且存在发生接地故障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发电机滑环装置的滑环座结构在大中型交流有刷同步发电机中存在轴向和径向尺寸较大,难以适用于尺寸相对紧张的发电机的问题;而滑环装置的套筒结构轴向尺寸仍较大且在小型发电机中存在接地故障隐患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发电机滑环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其上设有绝缘层的滑环套筒和套固于滑环套筒上的内侧滑环、外侧滑环,滑环套筒上还套有内绝缘环、中绝缘环、外绝缘环,用套有绝缘套管的固定螺栓依次将内绝缘环、内侧滑环、中绝缘环、外侧滑环和外绝缘环轴向固定在滑环套筒上,同时,还设有轴向穿过外绝缘环与外侧滑环连接的第一导电螺柱和其上套有绝缘套管且轴向依次穿过外绝缘环、外侧滑环、中绝缘环与内侧滑环连接的第二导电螺柱,励磁引线分别从第一导电螺柱、第二导电螺柱上引出。
所述内绝缘环、内侧滑环、中绝缘环、外侧滑环和外绝缘环均热套于绝缘套管上,有效地降低了滑环装置的轴向和径向尺寸,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绝缘环的设置能够使滑环之间轴向精确定位,并且增大了爬电距离增加了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发电机滑环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紧凑,一体性好。
(2)安装拆卸方便。
(3)有效降低了滑环装置的轴向和径向尺寸,可以适合更多类型的发电机。
(4)提高了滑环装置的可靠性,防止接地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新型发电机滑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新型发电机滑环装置的第一导电螺柱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新型发电机滑环装置的第二导电螺柱剖视图。
图中:1-励磁引线,2-外绝缘环,3-绝缘套管,4-外侧滑环,5-中绝缘环,6-绝缘层,7-内绝缘环,8-滑环套筒,9-挡圈,10-第二导电螺柱,11-第一导电螺柱,12-固定螺栓,13-内侧滑环。
具体实施方式
新型发电机滑环装置,包括其上设有绝缘层6的滑环套筒8和套固于滑环套筒8上的内侧滑环13、外侧滑环4,滑环套筒8上还套有内绝缘环7、中绝缘环5、外绝缘环2,用套有绝缘套管3的固定螺栓12依次将内绝缘环7、内侧滑环13、中绝缘环5、外侧滑环4和外绝缘环2轴向固定在滑环套筒8上,同时,还设有轴向穿过外绝缘环2与外侧滑环4连接的第一导电螺柱11和其上套有绝缘套管3且轴向依次穿过外绝缘环2、外侧滑环4、中绝缘环5与内侧滑环连接的第二导电螺柱10,励磁引线1分别从第一导电螺柱11、第二导电螺柱10上引出。
所述滑环套筒8外圆面上开有V形槽,便于包裹绝缘层6,所述绝缘层6由云母带包裹于滑环套筒8外表面并热固成型。当电动机处于工作状态时,能及时排出发电机碳刷装置上掉落的碳粉,并有效防止碳粉引起的电弧现象和滑环两相之间的短路现象。内绝缘环7、内侧滑环13、中绝缘环5、外侧滑环4和外绝缘环2均热套于绝缘套管3上,这样的结构有效地降级了滑环装置的轴向和径向尺寸,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绝缘环2、5、7的设置能够使外侧滑环4和内侧滑环13轴向精确定位,并且增大了爬电距离增加了装置的可靠性。
具体使用时,固定螺栓12和第一导电螺柱11、第二导电螺柱10外均套有绝缘套管3,绝缘套管3的长度根据所配套的固定螺栓12或第一导电螺柱11、第二导电螺柱10进行改变,起到有效绝缘的效果。滑环装置与电机轴伸采用小过盈配合,并通过挡圈9进行轴向定位,通过碳刷和滑环装置的接触将励磁电流通过内、外侧滑环13、4和励磁引线1传给转子的绕组(励磁绕组)上去,使转子产生磁场切割定子绕组产生电流,最终达到发电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5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