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及其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72351.2 | 申请日: | 2009-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6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李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A23K1/175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永焕 |
| 地址: | 15003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猪肉 品质 调控 添加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猪在从养殖场到屠宰场这一段时间里,要经历屠宰前禁食、禁水、驱赶、混群、上车、下车和运输等一系列过程,接触到如噪音、陌生气味、车体摇晃、速度不均匀、拥挤、不适温度和不适湿度等一些应激源,这些应激源会引起猪行为与生理上的反应,在屠宰时猪会分泌儿茶酚胺,增加糖原分解速度和糖酵解速度,猪肉pH值下降,PSE肉(指猪宰后呈现灰白颜色、柔软和汁液渗出征状的肌肉)的发生率高,猪肉品质下降。
目前,在我国养猪生产中,有采用在屠宰前7天或前5天添加有机镁(由天门冬氨酸镁提供)1500~2500mg/kg可缓解应激改善肉质,但是天门冬氨酸镁的成本较贵,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猪在应激条件下猪肉品质下降、以及采用添加有机镁缓解应激改善肉质存在成本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及其应用。
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按质量百分比由60%的硫酸镁、27.778%的天门冬氨酸镁、0.952%的硫酸锌、0.003%的亚硒酸钠和11.267%的载体组成;载体为石粉或沸石粉。
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的应用: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的应用:猪屠宰前7天开始在饲喂的原日粮中按原日粮重量百分比添加1.00%~1.50%的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
本发明中采取有机镁、无机镁、微量元素锌和硒复合添加剂,与单一添加有机镁相比,可降低成本,缓解应激改善肉质的效果更好,可缓解由于运输和屠宰给猪造成的应激同时能改善由于应激对肉质造成的影响,高剂量镁可在猪应激状态中作为肌肉松弛剂和镇静剂,能够减少屠宰时儿茶酚胺的分泌,降低糖原分解速度和糖酵解速度,提高猪肉pH,从而降低PSE肉的发生率。
本发明中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应用后对肉质的影响:检测屠宰后45min和24h肉指标分别变化结果:添加剂组背最长肌糖元含量比对照组(对照组为正常饲喂原日粮组)分别提高了12.98%和5.43%,二头肌糖元含量分别提高了9.53%和25.0%;添加剂组背最长肌乳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7.78%和2.79%,二头肌乳酸含量分别降低了12.21%和2.39%;添加剂组背最长肌pH比对照组分别高出1.56%和1.31%,二头肌pH分别提高了1.12%和0.94%;屠宰后24h,添加剂组背最长肌滴水损失比对照组降低45.25%,二头肌滴水损失降低2.15%;屠宰后24h,添加剂组PSE肉比对照组降低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按质量百分比由60%的硫酸镁、27.778%的天门冬氨酸镁、0.952%的硫酸锌、0.003%的亚硒酸钠和11.267%的载体组成;载体为石粉或沸石粉。
本实施方式原料中硫酸镁、天门冬氨酸镁、硫酸锌和亚硒酸钠均为饲料级,且细度与微量元素添加剂所要求的相同。
本实施方式原料硫酸镁中镁的质量纯度为20.0%,天门冬氨酸镁中镁的质量纯度为12%,硫酸锌中锌的质量纯度为35.0%,亚硒酸钠中硒的质量纯度为44.0%。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的应用: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的应用:猪屠宰前7天开始在饲喂的原日粮中按原日粮重量百分比添加1.00%~1.50%的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其中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按质量百分比由60%的硫酸镁、27.778%的天门冬氨酸镁、0.952%的硫酸锌、0.003%的亚硒酸钠和11.267%的载体组成;载体为石粉或沸石粉。
本实施方式在猪屠宰前7天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10~15g的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添加1.00%的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添加1.50%的猪肉品质调控添加剂。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23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