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盐碱地上采用辐射沟密穴法营造风景林的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72221.9 | 申请日: | 2009-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祖元刚;王文杰;杨逢建;祖纯林;唐中华;王洪政;张衷华;张宝友;于兴洋;李冉;黄路明;张军;张颜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 |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23/04;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0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 地上 采用 辐射 沟密穴法 营造 风景林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台状整地,辐射状觅食沟挖掘,玉米秸秆碎屑+牛粪+人工改良土三层结构原位修复重度盐碱地,降盐碱剂施用,风景林营造,主要用于在重度盐碱地上营造风景林。
背景技术:
中国现代盐渍化土壤面积约3693.3万hm2,残余盐渍化土壤约4486.7万hm2,潜在盐渍化土壤为1733.3万hm2,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内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沿海地带。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和改善环境,有必要对盐碱地进行生态修复,改善土壤结构,恢复植被。以往的研究往往集中在轻度和中度盐碱地的改造和利用上,认为重度盐碱地是很难利用的。本发明对重度盐碱地进行原位修复的基础上,进行风景林的营造,建立整套的风景林营造技术措施。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在于通过台状整地、玉米秸秆碎屑+牛粪+人工改良土(盐碱土+树皮土+废菌棒)的三层改良原位修复、采用辐射状觅食沟的挖掘和密植灌木和草本的方法,营造风景林,永久性的改良盐碱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在盐碱地上采用辐射沟密穴法营造风景林的方法,根据盐碱地地形在重度盐碱地上规划出种植区和集水区,在种植区内用集水区挖出的部分盐碱土堆垛圆形种植台,在种植台上挖种植穴,同时挖辐射状的觅食沟,觅食沟内挖种植小穴。用盐碱土、废菌棒和树皮土调配人工生物基质。在种植穴和种植小穴内顺次添加玉米秸秆碎屑、牛粪、人工生物基质和降盐碱剂等进行改造后,在种植穴内栽植目的乔木,在种植小穴内栽植小灌木。最后,在种植台上覆盖壤土,播撒草本植物种子。定期进行正常的管理和维护,直至形成风景林。
本专利优点是:
1.土壤改良效果显著,种植乔-灌-草成活率高,采用密植的方法易于成林,尽快形成覆盖。
2.采用台状整地,在雨季,有利于排水和盐分的流失,防止盐碱层的上升。种植穴周围的辐射状觅食沟,可以改变杨树根系走向,避免根系继续纵向生长,深入淋溶层。
3.采用玉米秸秆+牛粪+人工改良土(盐碱土+树皮土+废菌棒)的三层原位修复技术,玉米秸秆和牛粪在其熟化过程中产酸,可以中和周围淋溶层中的盐碱成分,树皮土和废菌棒可以提供植物生长的有机质和微生物活动,降低穴内土壤紧实度和盐碱成分。
4.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可以尽最大可能的覆盖地表,防止地表直接被辐射,降低增发。
5.解决了农村过剩的牛粪、玉米秸秆,使废弃菌棒得到充分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用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它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任一个或类似实例。
在盐碱地上采用辐射沟密穴法营造杨树-丁香-苜蓿风景林
1.首先在计划改造的重度盐碱地上规划出种植区和集水区,集水区面积占计划改造的重度盐碱地总面积的1/8-1/9,集水区内建造集水池,集水池深度为4-6m。
2.用集水区富余的盐碱土在种植区内堆垛圆形种植台,台高为0.20m,半径为1.50m,种植台间距为1.50-2m。
3.以圆形种植台圆心为正方形对角线交点挖边长为1.50m的正方形凹槽,凹槽深0.20m。在凹槽的4角向内挖深0.40m,边长0.50m的4个方形种植穴,种植穴间间距为0.50m。从方形凹槽的4角和4边的中点向外挖觅食沟延伸至距种植台边0.02-0.03m处,觅食沟宽0.30m、深0.20m,共8条,呈辐射状排列。在觅食沟内距离种植台边缘0.25m处挖种植小穴,种植小穴长×宽×深为0.30m×0.30m×0.30m。
4.将盐碱土、废菌棒和树皮土按20∶7∶3的比例混合,调制成人工生物基质。
5.在种植穴和种植小穴内顺次添加玉米秸秆碎屑厚度为0.10m,牛粪厚度为0.05m,人工生物基质厚度为0.05m,种植穴内加入水稀释至浓度为0.5%的降盐碱剂2L,植小穴内加入水稀释至浓度为0.5%的降盐碱剂1L,壤土覆盖一层并踩实,浇足水。
6.将杨树截头去枝,并用红油覆盖截断处,栽植于种植穴内,用壤土覆盖根系,人工生物基质回填,浇水后,在杨树基部堆砌圆锥形排水小丘。
7.将小叶丁香植入种植小穴内,用壤土覆盖,踩实浇水。
8.将觅食沟和方形凹槽的余下部分用人工生物基质填平,用盐碱土在圆形种植台中央、4个种植穴以内堆高0.30m、半径0.50m的排水小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未经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22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