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旋流排泥的斜板沉淀池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72141.3 | 申请日: | 200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马军;刘增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增贺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立超 |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侧旋流排泥 沉淀 | ||
1.一种侧旋流排泥的斜板沉淀池,所述斜板沉淀池包括池体(10)、多个斜板沉淀单元(1)和多个斜板导泥单元(2),多个斜板沉淀单元(1)与多个斜板导泥单元(2)平行相间设置在池体(10)内,其特征在于:每个斜板沉淀单元(1)包括若干个沉淀板(1-1),所述若干个沉淀板(1-1)由上至下以一定间距平行倾斜地设置在池体(10)内,每个沉淀板(1-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为50°~70°,且每个沉淀板(1-1)与池体(10)的两侧池壁垂直;每个斜板导泥单元(2)包括若干个导泥板(2-1)和挡板(2-2),若干个导泥板(2-1)由上至下以一定间距平行倾斜地设置在池体(10)内,每个导泥板(2-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β为45°~90°,且每个导泥板(2-1)与池体(10)的前池壁、后池壁垂直,所述挡板(2-2)设置在所述若干个导泥板(2-1)的一侧并与若干个导泥板(2-1)垂直连接;所述若干个导泥板(2-1)的另一侧与所述若干个沉淀板(1-1)的低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旋流排泥的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沉淀板(1-1)之间的距离为20~4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旋流排泥的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导泥板(2-1)之间的距离为5~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侧旋流排泥的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沉淀板(1-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为65°,每个导泥板(2-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β为65°。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侧旋流排泥的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沉淀板(1-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为60°,每个导泥板(2-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β为60°。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侧旋流排泥的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沉淀板(1-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为55°,每个导泥板(2-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β为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旋流排泥的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斜板沉淀单元(1)还包括沉淀板架体(1-2),若干个沉淀板(1-1)由上至下 平行倾斜地安装在沉淀板架体(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侧旋流排泥的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斜板导泥单元(2)还包括导泥板架体(2-3),若干个导泥板(2-1)由上至下平行倾斜地安装在导泥板架体(2-3)内;所述挡板(2-2)安装在导泥板架体(2-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旋流排泥的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沉淀池还包括多个支架(3),所述多个斜板沉淀单元(1)和多个斜板导泥单元(2)的数量相一致设置,多个支架(3)的数量是多个斜板沉淀单元(1)或多个斜板导泥单元(2)的数量的二分之一,每个斜板沉淀单元(1)和每个斜板导泥单元(2)安装在一个支架(3)内形成沉淀池单元(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旋流排泥的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0)还包括配水花墙(10-1),配水花墙(10-1)固设在池体(10)的两侧池壁上,所述配水花墙(10-1)设置在若干个沉淀板(1-1)的入水口的一端,且所述若干个沉淀板(1-1)与配水花墙(10-1)垂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增贺,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增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21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