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袋装粮食降水杀虫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64397.X | 申请日: | 2009-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2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殿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B9/08 | 分类号: | A23B9/08;A23B9/02;A01M17/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50052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袋装 粮食 降水 杀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粮食降水杀虫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袋装粮食降水杀虫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人工收获的粮食经过田间短时住留、搬运、脱粒、风扬、整晒等过程,粮食水分会有大的下降,一般从17%降到12-13%,可以进行安全储藏。在田间感染的储粮害虫(通常是隐蔽性害虫)也在后期的日晒中死亡或大幅度减少,入仓后一般不易发生虫霉严重危害。
而采用机械收获的粮食,由于收获效率高,速度快,通常粮食在高水分状态下即装入粮袋,进入暂存或待售状态。因其中的高水分不能及时得到降低,极易引起霉菌活动、籽粒萌动和害虫发育,造成粮食数量和质量的损失。此外,尤其是夏粮收获的同时又是秋季抢种时机,农民因忙于农时,缺乏精力处理收获的劳动果实,更是新形势下粮食虫、霉、水引起变质损失的另一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新收获的水分高且(或)带有害虫的粮食而提供一种可适应田间作业的移动(巡回)式袋装粮食降水杀虫装置。该装置对于高水分粮食通过配置的强力通风机进行通风降水,通过送风机提供的热风对粮食在检测控温的情况下进行加热以达到高温杀虫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的袋装粮食降水杀虫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走轮的用于盛放袋装粮食箱体,在箱体底板上铺设有用于向箱内均匀送风的通风孔板,设置在通风孔板下方的送风道与安装在箱体侧壁下部的设置有加热源的送风机相连;在与安装送风机的箱体侧壁相对应的另一箱体侧壁的上方安装有排风机,该排风机的出风口可通过回流管道和切换阀与送风机进风口相连;在所述箱体的顶板上设置排风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通过牵引车将本发明的装置送至需对粮食进行降水杀虫地方,打开箱门,将粮包采用品字形间隔码放方式垛放在箱体内,垛放完毕后,关闭箱门。之后,在不开启加热源的情况下开启通风机,由通风机送出的常温风经过通风孔板向粮包堆强力送风,气流携带粮食中的水分经排风管排出,达到降低粮食水分的目的。当粮食水分降到一定程度后,开启加热源,并通过切换阀使送风机的进风口与回流管道连通,封闭排风管,使经由送风机送出的热风气流经过箱体底板上铺设的通风孔板、粮食包堆、排风机、环流管道返回送风机,形成热循环风,待热循环风加热至杀虫温度后,在温度均衡、检测探头和控制器的控制下保持一定的时间即可达到杀虫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装置通过移动式巡回的方式对新收获的水分高且(或)带有害虫的袋装粮食进行降水杀虫,特别适合于田间作业。该装置通过对高水分粮食的强力通风机进行通风降水,通过送风机提供的热风对粮食在检测控制温度的情况下进行加热达到高温杀虫的目的。另外,本发明中循环热空气加热方式的采用不仅可起到既能杀死害虫又不影响粮食品质作用,同时也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是送风机,2是通风孔板,3是袋装粮食,4是探头,5是排风机,6是回流管道,7是排风管,8是控制器,9是牵引架,10是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袋装粮食降水杀虫装置包括前部设置有牵引架9、底部设置有走轮10的用于盛放袋装粮食箱体,在箱体底板上铺设有用于向箱内均匀送风的通风孔板2,设置在通风孔板下方的送风道与安装在箱体侧壁下部的设置有加热源的送风机1相连;在与安装送风机1的箱体侧壁相对应的另一箱体侧壁的上方安装有排风机5,该排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回流管道6和切换阀与送风机1进风口相连;在所述箱体的顶板上设置排风管7;在箱体内壁上安装有用于温度均衡和检测的探头4,该探头4的信号输出端以电连接的方式接入控制器8的相应输入端,并通过控制器8实现对热风风量的控制,进而实现对杀虫温度的控制,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43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