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艺盆景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60999.8 | 申请日: | 2009-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9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九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黄梅星星矿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4C5/06 | 分类号: | B44C5/06;B44C3/04;A01G31/00;A01G1/00;C05G3/00;C05F15/00 |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饶建华 |
| 地址: | 4355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盆景 及其 生产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盆景及其生产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盆景,主要包括花盆,花盆上的假 山石以及假山石上栽种的植物,其上的假山石大多是自然形成的钟乳 石、沙积石、岩浆石、吸水石经对其外形简单加工后制得;假山石仅作 为其上种植植物的“站架”和供人欣赏,而不具备为植物本身储存、供 给养份、发育根系的功能;因此,目前市售的室内盆景大多存在难以长 期养活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为植物储存、持续供给 养份,使植物能长久生长的工艺盆景,同时还提供这种工艺盆景的生产 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工艺盆景,包括花盆,置于花盆内的假山石及栽种 在假山石上的植物,所述的假山石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 而成:
建筑垃圾 60%-70%
水泥 20%-25%
肥料 4%-6%
水加至 100%
所述的建筑垃圾可以由尾矿或矿山淤泥取代。
所述的建筑垃圾可以由建筑垃圾、尾矿和矿山淤泥三者的混合物 取代,它们的重量份比依次为1∶1.5∶0.5。
所述制备假山石的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拆除之后的砖石碎块、灰 渣、木屑木块、水泥碎块经粉碎成粒径为2-5mm的粒状物。
所述制备假山石的尾矿是指各种金属矿物提炼后的尾矿。
所述制备假山石的肥料指各种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
所述栽种在假山石上的植物是七叶莲或清香木。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取建筑垃圾或尾矿或矿山淤泥或前述三种的混合物以及水泥、 肥料和适量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导入模具内加压0.5-1分钟,脱模,干 燥,即制得腹部中空,顶部有孔的假山石毛坯;
②在假山石坯体上钻直径为0.3-0.5cm的孔若干个;
③将假山石置入加有混合肥的水池内浸泡20-24小时后取出,再在 其腹部中空内填充内置肥,在其顶部孔内栽上相应的植物;
④将栽上植物的假山石移至大棚内养植6-8个月,保持大棚温度在 25-30℃之间;再转入适应户外温度的遮阴网内养植2-2.5个月,冬季 控制遮阴网内温度8-10℃,夏季控制遮阴网内温度38-40℃;
⑤将假山石移入花盆中,在花盆中放入水或土,即可。
所述加至水池中的混合肥是由0.5重量份的草籽、1重量份的青 苔、2重量份的农家肥、2重量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所组成。
所述充填至假山石腹部中空内的内置肥是由4重量份的腐质土、1 重量份的农家肥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①本发明制成的工艺盆景,消化了城乡大量的建筑垃圾、尾矿及 矿山淤泥等废弃物,减少了此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②本发明方法易于操作控制,所制成的假山石盆景将现代科技与 自然造型融于一体,具有透、瘦、皱、漏山水盆景的内涵,巧夺天 工,令人赏心悦目;
③由于制作过程中,使用青苔、草籽、营养液等混合肥水浸泡钻 有小孔的假山石,青苔、草籽被吸收后在大棚内伴随假山石一起慢慢 生长,使整个盆景达到绿色满山的效果;在假山石腹部中空充填的内 置肥料,为后段植物生长储存了大量的底肥;以后往外部补充营养液 等肥料亦可通过小孔流入内置储存肥料仓内,使该盆景能长久生长, 解决了现有室内盆景难以长期养活的难题;
④本发明盆景如在花盆内加入水进行水培,可养殖金鱼,如配上 灯光,则一盆多景,山、水、盆、灯四相辉映,极具观赏效果;
⑤本发明盆景一般只需每两个月浇一次水,补充一次营养液,养 植十分方便。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假山石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花盆,2-假山石,3-植物,4-顶部孔,5-小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黄梅星星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黄梅星星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0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