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固性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二次成型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7636.9 | 申请日: | 2009-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1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胡敏静;郑炜;何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启鹏化工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河源海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2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固性 纤维 高分子 复合材料 二次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热固化树脂与各类纤维(玻璃、玄武岩纤维或其他合成纤维)拉挤成复合筋、棒、杆、索材等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热固化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热固性纤维高分子复合筋、棒、杆、索材,由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石英纤维、玄武岩纤维及各种有机高分子纤维),浸渍热固性高分子材料(环氧、乙烯脂、不饱和等树脂),经拉挤成型,加热固化而成。由于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受热后即发生热固化反应,成为不熔、不溶、不可恢复的网状结构物。所以一般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加热成型后是有不可二次加工成型的缺点,使产品的生产应用受到限制。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纤维经过高分子树脂浸渍预成型后,放入所需成型的模具内,然后放入烘箱加热固成型。缺点,需投资二次成型设备,成本高,生产不连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面所述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热固性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二次成型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面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固性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二次成型的方法,拉挤初步成型后的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未经加热固化或者加热尚未完全固化时,随即用成型折弯机二次折弯成型,再进行加热定型,具体的步骤如下:
采用两个牵引夹具分段交替拉伸牵引或者直接通过牵引机牵引,使得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不变;牵引出来,未经加热固化或者加热尚未完全固化的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随即进入成型折弯机,进行二次折弯成型;然后用能自由弯曲的柔性加热器或者箱形加热器再加热定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经烘道加热固化初步成型的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在牵引机牵引下脱离烘道后,即用第一牵引夹具夹紧,持续牵引下,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进入折弯成型机后、脱开,用能自由弯曲的柔性加热器或箱形加热器再加热定型,牵引机继续牵引到一定长度后,用第二牵引夹具夹紧,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受力后,放开第一牵引夹具;进入下一个循环,夹紧、牵引、折弯、脱开折弯机、用柔性加热器或箱形加热器再加热定型,第二牵引夹具夹紧、牵引、放开第一牵引夹具;上述动作周而复始形成连续的折弯,使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直径、长度、几何形状均可任意折弯改变。
其中,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为纤维高分子复合筋、棒、杆或索材料。
本发明是利用纤维热固性高分子复合的筋、棒、杆、索材料,在拉挤初步成型,未经加热固化或者加热尚未完全固化时,即进行折弯二次成型,然后再加热定型,自然冷却、形成产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简便、连续、不需对设备做出重大改造,生产成本低、工效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中,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1为复合筋、棒、杆,经烘道2加热固化初步成型的复合筋、棒、杆,在牵引机7牵引下脱离烘道后,即用第一牵引夹具3夹紧,持续牵引下,随即用保护套5(例如柔性橡胶管等)套在筋、棒、杆(保护筋、棒、杆不损坏)进入折弯机4折弯成型后、脱开,用可以自由弯曲的柔性加热器6(或箱形加热器)再加热定型,牵引机继续牵引筋、棒、杆到一定长度后,用第二牵引夹具夹紧,棒、筋、杆受力后,放开第一牵引夹具;进入下一个循环,夹紧、牵引、折弯、脱开折弯机、用可以自由弯曲的柔性加热器或箱形加热器再加热定型,第二牵引夹具夹紧、牵引、放开第一牵引夹具:上述动作周而复始形成一连续的折弯,使得棒、筋、杆直径、长度、几何形状可任意折弯改变。
尽管本发明已作了详细说明并引证了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然可以按照上述说明而做出的各种方案、修改和改动,都应该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启鹏化工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河源海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启鹏化工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河源海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76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扬声器装置用振动方向转换部及扬声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流跟随式调光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