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代氨基酯类生产过程中恶臭废气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0075.X | 申请日: | 2009-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卞进平;刘兴华;田晓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 地址: | 22640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生产过程 恶臭 废气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的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硫代氨基酯类生产过程 中恶臭废气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化工企业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产生含硫化合物的恶臭气体,污染大 气环境,影响民众健康,大型石化企业对高浓度的恶臭废气排放采用克劳斯燃 烧装置,对于一些低浓度的硫化物恶臭气,一般采用活性炭吸附、微生物降解、 化学药剂吸收分解或吸收氧化法等。
专利号CN1217952涉及一种含硫恶臭气体的脱除净化方法,介绍了采用硫 杆菌接触降解法进行脱除,专利号CN1393278涉及一种酸性恶臭气体吸附脱除 的净化方法,介绍了采用旋转吸附床,专利号CN1951541涉及一种净化处理含 硫恶臭废气的工艺方法,介绍了采用废气预处理-一级系统-二级处理,二级采 用脱硫活性炭并添加组。每一种方法,均需采用一些特殊设备或一些化学制剂, 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方法简 单、工艺合理、不需要处理液或吸附剂的硫代氨基酯类生产过程中恶臭废气的 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硫代氨基酯类生产过程中恶臭废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硫代氨基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沸点的恶臭气体经过抽真空通入 至缓冲罐中;
(2)将缓冲罐中的气体经深冷装置冷却处理,即可回收其中有臭味但有 用的物质。
所述的步骤(1)中低沸点的恶臭气体包括硫化氢、硫醇或硫醚。
所述的步骤(1)中抽真空的压力为-0.04~-0.1MPa。
所述的步骤(2)中冷却处理后达到的温度为-5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不使用化学药剂,不增加大型吸收装置,直接使用工业生产中已有 的冷冻装置,回收率达99%;
(2)适应于低浓度的含硫化物的恶臭气体的去除;
(3)采用的方法简单,工艺合理,效果稳定,投入运行费用低,不产生 二次污染;
(4)收集的物料精制后可用于下游产品,变废为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将硫代氨基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沸点的恶臭气体经过抽真空通入 至缓冲罐中,控制压力为-0.04MPa;
(2)将缓冲罐中的气体经深冷装置冷却处理,冷冻温度为30℃,回收其 中的硫化氢和VOSC(硫醇、硫醚)。
收集来的气体中硫化氢的含量为160mg/g,VOSC(硫醇、硫醚)的含量为 2mg/g,深冷处理后尾气中硫化氢的含量为80mg/g,VOSC(硫醇、硫醚)的 含量为750μg/g。
实施例2
(1)将硫代氨基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沸点的恶臭气体经过抽真空通入 至缓冲罐中,控制压力为-0.1MPa;
(2)将缓冲罐中的气体经深冷装置冷却处理,冷冻温度为-50℃,回收其 中的硫化氢和VOSC(硫醇、硫醚)。
收集来的气体中硫化氢的含量为160mg/g,VOSC(硫醇、硫醚)的含量为 2mg/g,深冷处理后尾气中硫化氢的含量为100μg/g,VOSC(硫醇、硫醚)的 含量为95μg/g。
实施例3
(1)将硫代氨基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沸点的恶臭气体经过抽真空通入 至缓冲罐中,控制压力为-0.06MPa;
(2)将缓冲罐中的气体经深冷装置冷却处理,冷冻温度为-10℃,回收其 中的硫化氢和VOSC(硫醇、硫醚)。
收集来的气体中硫化氢的含量为160mg/g,VOSC(硫醇、硫醚)的含量为 2mg/g,深冷处理后尾气中硫化氢的含量为80μg/g,VOSC(硫醇、硫醚)的含 量为15μg/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泰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0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纱窗
- 下一篇:模块装配式建筑模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