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金银花中提取分离绿原酸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47915.7 申请日: 2009-03-20
公开(公告)号: CN101838200A 公开(公告)日: 2010-09-22
发明(设计)人: 张彤;谢景田;陶建生;蔡贞贞;丁越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C07C69/732 分类号: C07C69/732;C07C67/48;C07C67/56
代理公司: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代理人: 何葆芳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金银花 提取 分离 绿原酸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从金银花中提取分离绿原酸单体的方法。该方法所分离的绿原酸单体含量达到98.0%以上。

背景技术

金银花,又名二花、双花、金花、银花和忍冬花,属忍冬科忍冬属。据文献记载:我国是金银花的原产地之一,距今22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称其为忍冬。明朝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对金银花的名称、形态和特征等做出了详细介绍,其具味甘性寒,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随着现代化学和药理的研究,其主要有效成分已基本清楚,但其主要成分之一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16H18O9,CAS#:327-97-9),市售产品多从植物杜仲里边提取,而且所含杂质较多,从金银花中提取分离绿原酸尚未形成大规模商业化的生产。绿原酸结构式如下:

邓良等有报道绿原酸是一种酚型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要强于咖啡酸、对羟苯酸、阿魏酸、丁香酸等;绿原酸还能够抑制突变和抗肿瘤,对于创伤的治愈、皮肤健康湿润、润滑关节、防止炎症都有一定的效果。另外,绿原酸还对多种致病菌和病毒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因此,绿原酸单体的分离提取对于中药的新药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韩鲁加等报道了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方法(CN01144170.4),是采用稀乙醇对金银花进行二次回流提取,浓缩提取物再用絮凝发初步除杂纯化,最后采用大孔树脂或酸性乙酸乙酯法萃取纯化精制。但是,该法所得的绿原酸纯度低于84%,实际为含绿原酸的金银花提取物,而非单体。

陈福明报道了一种由金银花粗提物制备高纯度绿原酸的方法(CN200510105658.X),是将金银花粗提物醇沉过滤、逆流萃取、浓缩、配制水相、柱析、收集解吸液,结晶干燥,得到绿原酸含量50~92%的产品。但是该方法制备的绿原酸纯度较低,最高仅能达到92%,且层析柱不适合商业化工业生产,实用意义不大。

毕思彬等报道了金银花高纯度绿原酸提取工艺(CN200510020080.8),在金银花高纯度绿原酸提取工艺的β-CD络合工艺中加入环己酮解络、转型和制备高纯度绿原酸。虽然该方法所得绿原酸含量≥95%。但同样为硅胶柱层析,而且所得纯度在95%左右,不适合商业化工业生产,实用意义不大。

因此,目前的现有技术中缺少适合大量制备,能够将金银花中的绿原酸提纯到98.0%以上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金银花中提取分离绿原酸的方法,该方法使绿原酸含量达到98.0%以上。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从金银花中提取分离绿原酸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醇浸泡:将金银花置于醇溶液中浸泡,加热回流3次,每次1-3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加水,冷藏12小时以上,过滤,滤液减压浓缩;

(2)脱脂:(1)步所得滤液采用弱极性溶剂脱脂三次,取水层;

(3)上大孔树脂富集:(2)步所得水溶液通过大孔树脂,水洗,收集流出液及水洗液,浓缩,冷却至室温,稀无机酸调节pH值至1.8-2.21;

(4)萃取:采用中等极性溶剂萃取(3)步所得,萃取3次,取有机层,浓缩回收溶剂,得到淡黄色蓬松固体物;

(5)重结晶:向(4)步所得蓬松固体物中加入适量乙酸乙酯,加热至溶解,加入活性炭,过滤,回收乙酸乙酯,即可得到绿原酸单体。

上述从金银花中提取分离绿原酸的方法中,所述步骤(1)醇溶液是低碳链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低碳链醇是指甲醇、乙醇,浓度在30~95%,金银花与醇溶液重量体积比为1∶1~15,较优比例为1∶1~12。

所述步骤(2)脱脂采用的弱极性溶剂是指低碳链的醚、低碳链的酯;低碳链的醚是乙醚、石油醚,低碳链的酯是丁酯,弱极性溶剂与提取液体积比为1∶0.1~20,较好比例为1∶1~10。

所述步骤(3)中1mL大孔树脂除杂处理提取液中所含提取物相当于生药量为0.1~0.5克。大孔树脂为弱极性大孔树脂D101、D101B、X-5中的一种或几种;金银花与树脂重量体积比例为1∶2~5;稀无机酸是指浓度为1%~30%的盐酸、硫酸、磷酸。

所述步骤(4)萃取所用的中等极性的有机溶剂是低碳链的醇、低碳链的酯,或低碳链的醇、酯混合物;低碳链的醇是指C3-5的醇,如丙醇、丁醇、戊醇,低碳链的酯是指C3-6的酯,如甲酸甲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7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