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反式[王古][王巴]酸甲酯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7841.7 | 申请日: | 2009-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曾步兵;华嗣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69/753 | 分类号: | C07C69/753;C07C67/333 |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淑章 |
| 地址: | 2002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式 王巴 酸甲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环二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异反式[王古][王巴]酸甲酯(methyl ent-isocopalate)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绵(Spongiane)二萜类化合物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因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拒食、抗真菌、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高血和消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研究兴趣。
由于三环二萜类化合物methyl ent-isocopalate(methyl isoanticopalate)具有三环结构和特殊的手性中心,是制备海绵(Spongiane)家族天然产物的理想前体,也是合成多种萜类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
迄今,已有制备异反式[王古][王巴]酸甲酯(methyl ent-isocopalate)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以天然香紫苏醇(sclareol)为原料,依次经醋酸酯保护、重排、水解、氧化(两步)、甲酯化、消除和闭环共八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总收率49%(Natural Product Letters.1994,5,217-220);其一是以天然产物赖百当酸(labdanolic acid)为原料,依次经甲酯化、消除、氧化(两步)和闭环共五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总收率45%(Natural Product Letters.1995,6,285-290)。
综上所述,现有制备methyl ent-isocopalate的方法存在着合成路线冗长及总收率偏低的缺陷。因此,如何简化现有制备methyl ent-isocopalate的方法,使其更具备商用价值就成为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路线简洁、反应条件温和及对环境友好的异反式[王古][王巴]酸甲酯(methyl ent-isocopalate)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制备的异反式[王古][王巴]酸甲酯(methyl ent-isocopalate)化合物的结构如式5所示:
式5中,Me为甲基。
其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其主要步骤是:以香紫苏醇(式1所示化合物,简称化合物1,下同)为原料,经氧化(如用四丁基高锰酸铵、高锰酸钾氧化)得化合物2,化合物2与消除试剂(如:氯化碘、碘化氢、碘、N-氯代丁二酰亚胺、N-溴代丁二酰亚胺或N-碘代丁二酰亚胺)经消除反应得化合物3,化合物3经Wittig-Horner反应得化合物4,化合物4经闭环反应得目标物(化合物5)。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制备本发明所说的异反式[王古][王巴]酸甲酯(methyl ent-isocopalate)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香紫苏醇、氧化剂和有机溶剂置于反应器中,以提高氧化反应速率与产率,可再加入无水硫酸钠、无水碳酸钠或无水硫酸镁,于-20℃~0℃反应4小时~10小时得到化合物2,化合物2可以直接用于下步制备;
其中:所说的有机溶剂为2-丁酮、丙酮或二氯甲烷;所说的氧化剂优选四丁基高锰酸铵或高锰酸钾;香紫苏醇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2~10);
2)以苯或甲苯作溶剂,将化合物2与消除试剂在回流状态下反应5小时~12小时得化合物3;
其中:所说的消除试剂优选氯化碘、碘化氢、碘、N-氯代丁二酰亚胺、N-溴代丁二酰亚胺或N-碘代丁二酰亚胺;化合物2与消除试剂的摩尔比是1∶(0.5~1);
3)在有碱(如氢化钠、正丁基锂、二异丙基丁基锂或叔丁醇钾等)存在条件下,化合物3与Wittig-Horner试剂(二乙氧基磷酰乙酸甲酯)进行Wittig-Horner反应得化合物4;
其中:化合物3与Wittig-Horner试剂和碱的摩尔比是1∶(2~7)∶(3~8);
4)将化合物4与有机酸按摩尔比为1∶(10~25)混合,并于80℃~150℃反应2小时~6小时得目标化合物(式5所示化合物,或称化合物5),目标化合物可用单一或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纯化;
其中:所说的有机酸是:甲酸、冰醋酸、丙酸、三氟乙酸、三氟甲磺酸、对甲苯磺酸或苯甲酸;用于重结晶的溶剂为石油醚、乙醚、正己烷、环己烷、丙酮、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或/和甲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7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