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发光材料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44088.6 申请日: 2009-08-12
公开(公告)号: CN101613315A 公开(公告)日: 2009-12-30
发明(设计)人: 朱卫国;王亚飞;刘煜;朱美香 申请(专利权)人: 湘潭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13/30 分类号: C07D213/30;C09K11/06;C09K19/40;C09K19/34;C07F15/00;H01L51/54;H01L51/50
代理公司: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颜 勇
地址: 411105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金属 配合 液晶 偏振 发光 材料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液晶偏振有机发光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类2-(4′-烷氧基苯基)-5-(烷氧甲基) 吡啶或2-(3′-氟-4′-烷氧基苯基)-5-(烷氧甲基)吡啶的环金属配体,以及由此类配体和乙酰丙酮 阴离子配体构成的环金属铂配合物的液晶偏振发光材料及它们的应用。

背景技术

1995年Dyrekley等人首次用拉伸法获得了外量子效率为0.1%、驱动电压为2伏,偏振 率为2.4的直接发射偏振光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开创了液晶偏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研究的新局面[1]。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主动发光、发光亮 度高、无需起偏器,可以直接用于液晶显示(LCD)的背景光源等优点,液晶偏振OLED近 年成为了有机电致发光和液晶显示交叉领域的新的研究热点[2-7]

目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的研究人员都在致力于高发光效率和发光亮度的液晶 偏振OLED的开发,以抢占新型LCD背景光源的市场先机。研究主要集中在(1)新型液晶 偏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开发;(2)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取向的方法的研究;(3)影响液晶偏 振OLED实现高效率、高亮度发光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已开发的液晶偏振有机电致发光材 料主要包括:主链型液晶聚合物、侧链型液晶聚合物、刚柔相嵌型液晶聚合物以及有机小分 子荧光材料;其OLED的最大发光效率为1%,发光亮度大都在1000cd/m2左右[3-8]。国内吉 林大学、四川大学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器件的发光亮度仅为27cd/m2[8-9]

液晶偏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OLED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与传统的OLED的最大 发光效率19%,发光亮度100000cd/m2相比,液晶偏振OLED的发光效率和发光亮度偏低, 不利于作为高效率、高亮度的液晶背光源;(2)报道的液晶偏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仅为荧光 材料;而液晶偏振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尚未见到文献报道。这制约了液晶偏振发光二极管的 发展。

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的优点是:发光效率高,理论内量子效率为100%,可以克服有机/聚 合物荧光材料内量子效率仅为25%的缺陷。但液晶偏振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尚未见到文献报道。 因此,开发液晶偏振OLED的核心材料,即液晶偏振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对于解决液晶偏振 OLED发光低等关键科学问题、争取液晶偏振OLED早日取代传统的LCD背景光源、提高液 晶显示器的性能和液晶显示器的应用范围、满足军队对液晶显示器的特殊需求,具有重要意 义。

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类以2-(4′-烷氧基)苯基-5-(烷氧甲基)吡啶和2-(3′-氟-4′-烷氧基苯 基)-5-(烷氧甲基)吡啶为环金属配体,乙酰丙酮为辅助配体的环金属铂配合物液晶偏振有机磷 光材料。利用液晶偏振环金属铂配合物的高效率发光,可以提高液晶偏振OLED的发光效率 和发光亮度,从而实现它们在液晶偏振OLED的实际应用。

附:参考文献

[1]P.Dyreklev,M.Berggren,O.INganas,et al.,Adv.Mater.1995,7,43.

[2]M.Grell and D.D.C.Bradley.Adv.Mater.,1999,11(11),895.

[3]D.H.Hwang,H.K.Shim.Thin Solid film,2002,417(1-2),166

[4]Y.H.Tao,S.H.Yang,C.S.Hsu.Polymer,2006,47(25),8297.

[5]M.O’Neill,S.M.Kelly,Adv.Mater.,2003,15(14),1135.

[6]H.C.Lin,C.M.Tsai,G.H.Huang,Y.T.Tao,Macromolecules,2006,39(2),557.

[7]Y.Geng,A.C.A.Chen,J.J.Ou,et al..Chem.Mater.,2003,15(23),4352.

[8]李瑛,王广途,李曦,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37(6),71.

[9]杨国波,田文晶.液晶与显示,2003,18(4),251.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40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