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塔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35499.9 | 申请日: | 200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克勤;徐海涛;沈凯;周长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 地址: | 2111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气流 喷淋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淋吸收塔,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烟气脱硫装置中的水平气 流的喷淋吸收塔。
背景技术
近年来,集除尘、冷却、吸收、氧化功能为一体的单塔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已得到广泛应用,为防止设备结垢、堵塞等现象的发生,保证烟气脱硫装置及主 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国内外的脱硫工程中,吸收塔多采用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 塔,即在吸收区仅设置由若干喷淋管道组成的浆液喷淋系统,通过喷淋管道上的 喷嘴将吸收剂雾化成直径极小的液滴,从而形成大量的液相反应表面积,烟气则 通过该充满细小液滴的吸收区域与之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脱除烟气中 有害成份的目的。
如图6所示,相关技术的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塔,应用于烟气脱硫装置中, 其包括供烟气流入的入口连接烟道1’、与入口连接烟道1’相通的平流塔4’和与 平流塔4’相通的出口连接烟道5’,所述平流塔4’和入口连接烟道1’内设有若干 喷淋层3’。其中,喷淋层3’上设有若干喷嘴2’,该喷嘴2’供浆液喷出。
由于浆液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吸收剂及水份),部分浆液与烟气喷淋接触 后被蒸干,水份从液相转移至气相后随烟气进入平流塔,而其中的固体颗粒则形 成灰垢沉积在入口连接烟道处,出现浆液倒灌的现象,影响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 塔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塔, 有效地解决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塔中出现的浆液倒灌的现象,保证本发明的水平 气流的喷淋吸收塔的正常运行。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塔,其包括供烟气流入的入口连接 烟道、与入口连接烟道相通的平流塔和与平流塔相通的出口连接烟道,所述平流 塔和入口连接烟道内设有若干喷淋层,入口连接烟道设有左侧板、与左侧板相对 的右侧板和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板,入口连接烟道远离平流塔的一侧设有烟 气入口,其中,所述入口连接烟道中还设有烟气挡板,所述烟气挡板同时与入口 连接烟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相连,该烟气挡板比喷淋层更加靠近烟气入口,该烟 气挡板工作时,烟气挡板与入口连接烟道的底板形成夹角,其远离烟气入口的一 端比靠近烟气入口的一端更加靠近底板但不与底板接触。
优选的,所述烟气挡板与入口连接烟道的底板的夹角界于15~40°之间。
优选的,所述烟气挡板呈平板状。
优选的,所述烟气挡板呈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烟气挡板的个数大于两个时,任意烟气挡板与底板的夹角相同。
优选的,所述烟气挡板的个数大于两个时,任意烟气挡板与底板的夹角不相 同。
优选的,所述烟气挡板与底板的夹角可在运行中调节。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塔内设置烟气挡板,该烟气挡板工 作时,其远离烟气入口的一端比靠近烟气入口的一端更加靠近底板但不与底板接 触,此结构的设置可以使烟气通流界面的不断缩小,烟气速度逐渐增加,而且本 发明通过设置烟气挡板与底板间合适的夹角,在入口连接烟道底板处可形成一股 高速气流,对灰垢进行吹扫,并降低该处形成灰垢的趋向,有效地解决了水平气 流的喷淋吸收塔中出现的浆液倒灌的现象,保证本发明的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塔 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塔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塔第一种实施方式沿图1所示A-A线的 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塔第二种实施方式沿图1所示A-A线的 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塔的烟气挡板开启时沿图1所示A-A线 的剖视图;
图5为采用本发明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塔的烟气挡板完全关闭时沿图1所示 A-A线的剖视图;图6为相关结构的水平气流的喷淋吸收塔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4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