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带预弯模具的新型压弯卷板复合机床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35161.3 | 申请日: | 2009-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3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严思杰;陈娟娟;仲海维;仲聪;严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南通特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B21D5/06;B21D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4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预弯 模具 新型 压弯卷板 复合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板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卷制钢板的带预弯模具的新型三辊卷板机复合机床。
背景技术
随着卷板机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的卷板机也都相继出现。从辊数上可分为三辊卷板机和四辊卷板机;从传动上又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
卷制板材前可进行预弯的卷板机以四辊卷板机为主,但是四辊卷板机在将钢板预弯的过程中,由于其形成接缝的钢板两端,成形时缺乏周边金属组织的制约,处于自由状态,当卷板机的一对辊轮对其卷曲成形时,其弹复量很大,单纯采用卷曲成形,欲达到要求的尺寸,卷板机需要重复滚动多次,甚至十多次,生产效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市场竞争力低。
目前也有采用液压式三辊卷板机与专用金属成型油压机配套使用的方法来解决钢板预弯问题,但是两台设备的使用不仅增加了设备成本,同时增加了上下料的辅助时间,且油压机还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对板材的宽度有限制,若需卷制的板材很宽,则需对板材进行卷前切割和卷后拼接,该方法生产工序多,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能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集预弯与卷制于一体的自带预弯模具的新型压弯卷板复合机床,该新型压弯卷板复合机床加工板料的预弯时间短、预弯宽度增大、生产工序少,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带预弯模具的新型压弯卷板复合机床,包括机床底座、置于机床底座上的一对下辊,所述一对下辊的上方置有上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底座包括翻倒侧支座、模具支座、固定侧支座、平衡块支座,所述翻倒侧支座上置有上辊翻到支架,所述固定侧支座上置有上辊固定侧支架,所述上辊由所述上辊翻到支架和上辊固定侧支架支撑,所述模具支座上置有模具,所述模具位于一对下辊的中间,所述下辊的下方置有固装于机床底座上的下辊油缸,所述上辊固定侧支架上置有上辊油缸,所述上辊固定侧支架外侧置有液压马达。
所述固定侧支座外侧置有平衡块支撑杆,平衡块支撑杆支撑置于上辊沿伸段上的平衡块,所述翻倒侧支座外侧置有倒头体油缸并与所述上辊翻到支架相连接。
所述模具位于一对下辊的中间对称位置。
所述模具为凹型模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该压弯卷板复合机床的上辊具有上下运动的功能,在进行板材预弯时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给上辊提供一定的动力,便于板材卷制成形。
2、该压弯卷板复合机床的一对下辊的中间置有模具,可以对钢板两端进行一次性预弯成型,克服了普通卷板机需多次滚压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两下辊采用液压传动,可以沿一定的角度上下移动,每个辊子两端都有采用并联进油的油缸,因此下辊可以调节成水平位置或倾斜位置,而且下辊两端油缸的作用力也可以分别调节,从而可以将板材卷制成不同形状的圆柱、圆锥等。
4、可通过倒头体油缸带动上辊翻到支架翻到,同时在平衡块的作用下实现上辊的提升,从而方便上料、下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带预弯模具的新型压弯卷板复合机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
1、机床底座;2、下辊;3、上辊;11、翻倒侧支座;12、模具支座;13、固定侧支座;14、平衡块支座;111、上辊翻到支架;131、上辊固定侧支架;112、倒头体油缸;4、模具;21下辊油缸;31、上辊油缸;51、平衡块支撑杆;52、平衡块;6、液压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自带预弯模具的新型压弯卷板复合机床,包括机床底座1、置于机床底座1上的一对下辊2,所述一对下辊2的上方置有上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底座1包括翻倒侧支座11、模具支座12、固定侧支座13、平衡块支座14,所述翻倒侧支座11上置有上辊翻到支架111,所述固定侧支座13上置有上辊固定侧支架131,所述上辊3由所述上辊翻到支架111和上辊固定侧支架131支撑,所述模具支座12上置有模具4,所述模具4位于一对下辊2的中间,所述下辊2下方置有固装于机床底座1上的下辊油缸21,所述上辊固定侧支架131上置有上辊油缸31,所述上辊固定侧支架131外侧置有液压马达6。
所述固定侧支座13外侧置有平衡块支撑杆51,平衡块支撑杆51支撑置于上辊3沿伸段上的平衡块52,所述翻倒侧支座11外侧置有倒头体油缸112并与所述上辊翻到支架111相连接。
所述模具4位于一对下辊2的中间对称位置;所述模具4为凹型模具。
本发明的操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南通特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南通特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1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铸堵引锭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热轧宽度控制精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