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乙烯吡啶吸附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35100.7 | 申请日: | 2009-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0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民;陶为华;龙超;钱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8F226/06;C08F212/36;C08F2/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烯 吡啶 吸附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树脂及其合成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4-乙烯吡啶吸附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烯吡啶分子中含有环氮原子,因而乙烯吡啶系吸附树脂是含有氮的多孔共聚体,它具有三级氨的结构,能与各种酸生成盐,工业上被称之为缚酸剂。由于目前化工废水具有含盐量高、酸碱性强、可溶性有机物浓度高等特点,一般的生物方法很难处理此类化工废水,而通常离子交换树脂由于受废水中盐的干扰,其交换容量明显下降,中等极性的丙烯酸酯类树脂在酸碱性强的溶液中酯基容易水解,非极性疏水大孔树脂虽然比表面积占优势,但对可溶性有机物的吸附量较低。而极性乙烯吡啶类吸附树脂几乎不受此类化工废水的影响,其表现出吸附容量高,也比较容易洗脱;另一方面,从乙烯吡啶吸附树脂制备的单体结构上看,由于乙烯吡啶与苯乙烯的主要差别只是-N=替代了-C=,并且氮上含有一对未共用的电子对,并不参与苯环上的共轭体系,该类树脂可以与含有空轨道的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使用。因而,乙烯吡啶比苯乙烯系树脂有许多优点和特定的功能,是一类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功能性吸附树脂。
文献检索表明,现有的美国商品树脂Reillex425是含有乙烯吡啶的功能基团,其比表面积相对较低(46.04m2/g),作为吸附剂在吸附吸附质时,由于活性位点少,吸附量也就相应低;同时,Reillex425树脂的分子平均孔径也较小,在吸附大分子物质时,吸附质无法进入树脂的孔道中,只能在其表面上吸附,由于其比表面积小,此类树脂的吸附量较低。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乙烯吡啶树脂所存在的吸附量小、平均孔径小、比表面积较小,本发明是提供一种4-乙烯吡啶吸附树脂及其合成方法,通过本发明合成得到的4-乙烯吡啶吸附树脂比表面积较大,在吸附有机物质时,可以克服其它无机阴离子的干扰,吸附选择性和容量都有所提高。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4-乙烯吡啶吸附树脂,其结构单元如下:
从以上结构单元中可以看出:此类树脂在功能基团中含有C=N-,并且N上有一对孤对电子未参与苯环的共轭体系,因此该类树脂可以与有空轨道的金属离子进行配位,作为催化剂载体使用。在上述的结构单元中,由于乙烯吡啶分子含有环氮原子,具有三级氨的结构,也可以看作弱碱,能与各种酸生成盐。
所述的一种乙烯吡啶树脂,其比表面积为100~410m2/g,平均孔径为6~9nm。
一种4-乙烯吡啶树脂的制备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合成反应体系由水相和油相组成。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水相中加入明胶、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作分散剂;
(b)油相由反应物和致孔剂构成,反应物和致孔剂的质量比为4∶1~1∶4;反应物包括单体和交联剂,单体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1~1∶10,其中单体为4-乙烯吡啶,交联剂二乙烯苯;
(c)向油相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0.5~2%的过氧化二苯甲酰和偶氮二异丁腈构成的引发剂,通氮气以除去水相和油相中的氧气,将油相逐步加入到搅拌的水相中,水相与油相的质量比为2∶1~8∶1,反应温度为55~80℃,反应7~10小时后于85~95℃保温6~10小时,冷却后处理可得4-乙烯吡啶吸附树脂。
步骤(a)中明胶、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在水相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05%~0.5%。步骤(b)中致孔剂由甲苯、200#汽油、正庚烷和乙酸乙酯等构成。步骤(c)中引发剂中过氧化二苯甲酰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百分比为3∶1~1∶3。
按照以上步骤得到树脂后,用水蒸汽蒸馏或用丙酮、乙醇、工业酒精、低沸点溶剂汽油抽提。一般经索氏抽提器抽提4-8小时经筛选后可得提纯后的4-乙烯吡啶吸附树脂。
3.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乙烯吡啶吸附树脂及其合成方法,这种树脂对于有机物和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用于处理相关有机废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用试剂相对简单、易购,所需设备简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准备得到的4-乙烯吡啶吸附树脂的孔径和微分孔容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5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空调蓄冷的相变材料
- 下一篇:多交通方式综合诱导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