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色酮-3-膦酸酯衍生物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25422.3 | 申请日: | 200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平;姜耀甲;潘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苏州药迷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F9/40 | 分类号: | C07F9/4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 地址: | 21512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色 膦酸酯 衍生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色酮-3-膦酸酯衍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酮类化合物是指具有色酮环与苯环为基本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是 色原酮或色原烷的衍生物,以黄酮(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黄酮类化 合物包括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黄烷酮类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 肿瘤、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免疫力等生物学活性;同时,有机磷化合物与生 命现象密切相关,为此合成3-磷酸酯基取代的黄酮及色酮衍生物具有重要的 价值。
现有技术中,只有很少的文献报道了几个黄酮-3-膦酸酯的合成(参见: 1.Kostka,K.;Pastuszko,S.;Porada,M.Phosphorus,Sulfur and Silicon and the Related Elements 1992,71,67;2.Budzisz,E.;Nawrot,E.;Malecka,M. Archiv der Pharmazie 2001,334,381.),合成路线如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因为各种原料不易得到,而且有些原料在该反应条件下 (190℃)会分解,由此导致该反应的适用范围小,反应条件剧烈,产率较低 (18-47%)。因此开发反应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泛、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合 成方法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色酮-3-膦酸酯衍生物的方法,以扩大反应底物 的种类范围,使反应条件温和,提高反应产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色酮-3-膦酸酯衍生 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色酮衍生物中的一种、亚磷酸酯中的一种和醋酸锰溶于溶剂中,于20℃~ 100℃下反应,制备色酮-3-膦酸酯衍生物;
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乙腈、甲酸、乙酸、丙酸、氯仿、二氯甲烷、 1,2-二氯乙烷或甲苯中的一种;
所述色酮-3-膦酸酯衍生物的通式为:
所述亚磷酸酯的通式为:
其中,R选自C1~C8的直链烷基、苄基、苯乙基或苯丙基中的一 种;
所述色酮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R4、R5、R6、R7和R8的选择遵循以下规则:
(一)当R8为时,上述通式为:
其中R1、R2、R3、R4、R5、R6、R7的选择采用下列方案 之一:
(1)R1、R2、R3、R4、R5、R6和R7都为氢;
(2)R1、R2、R3、R4、R5、R6或R7中的任一取代基选自:C1~C4的烷基、 C1~C4的烷氧基、卤素、硝基、N,N-二甲氨基中的一种;其他6个取代基为氢;
上述R1、R2、R3、R4、R5、R6、R7的选择方案也可以表述如下:
(1)当R1选自氢、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 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氟、 氯、溴、碘、硝基、N,N-二甲氨基中的一种时,R2=R3=R4=R5=R6=R7=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苏州药迷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大学;苏州药迷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5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