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ID标签用PETG印刷片材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24722.X | 申请日: | 2009-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8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斌;张道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信塑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K3/22;C08K3/26;G06K19/02;B29C47/42;B29C43/5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刘成群 |
| 地址: | 221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标签 petg 印刷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酯树脂领域,涉及一种用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的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印刷片材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本项目引证李振斌的“居民身份证用PETG卡基及其制造工艺”专利,专利号为 200410041031.8。
RFID标签用PETG印刷片材与李振斌的“居民身份证用PETG卡基及制造工艺”专 利技术关联性较大,都是采用PETG树脂为主原料,采用压延工艺。但由于制卡与印刷 标签两者采用不同技术标准,制作工艺不同,对基材技术指标要求也有较大的差异。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由印刷层、垫平层、承载层、保护面膜层压合成的,RFID 天线、电子芯片采用在承载层中开槽嵌入工艺。
RFID标签采用印刷方式,制作RFID标签天线。将银膏(Ag Paste)作为金属材料, 使用丝网印刷在PETG印刷基材上形成天线、布线及电极,再同时实施称为“压力退火” 的加压处理以及120℃的热处理,制作RFID标签。这种工艺提高产品制造速度,也大 幅降低了RFID标签成本,同时也改变了印刷材料,需开发一种与RFID技术相配套的 印刷片材。
RFID标签印刷方式通常为整版印刷,即印刷层上的卡片数与inlay的芯片排版数相 等,印刷完以后再层压、冲切成卡。整版印刷对印刷质量要求很高,因为射频卡的芯片 成本高(市价几元~几十元),如果整版的印刷层中有1~2张废品卡时,芯片的损失将 是巨大的,故要求印刷层的废卡率(包括色差、色斑、污点等)须控制在3%以内。必 须开发适宜RFID印刷方式的新材料。
在高成品率上,由于智能标签本身的价值要高于普通印刷标签许多倍,所以给企业 带来高利润的同时,印刷品高成品率尤为重要。尤其是许多产品都要求多色UV墨印刷、 上光、上胶,印量大的标签大多数还采用卷到卷印刷或无接口印刷等方式加工,由于加 工工序多,也加大了成品的筛选难度。
RFID标签用PETG印刷片材既有很好的印刷性,印刷中还能要保持张力稳定,保 证印刷累计套印误差降到最小,画面之间的间距产生误差小,适宜标签印刷后的复合和 模切工序要求。
至于复合加工,它是智能标签加工中的关键工序,更显示出RFID印刷材料复合性 优点,RFID印刷片材复合性好,更能根据每个标签之间的尺寸张力变化而改变,还可 以根据工艺对薄膜类材料,适当调整拉伸参数增加标签间距一致性。纸质印刷材料复合 加工效果差、易剥离、易开裂,使用效果越来越难以与PET印刷材料相媲美。
“居民身份证用PETG卡基及其制造工艺”开发了PETG配方,采取五辊压延工艺, 保证了PETG树脂良好的加工特性等优点,但存在产品成本高的缺陷。同时该专利没 有涉及到提高产品质量与产能的静电处理、电晕处理等工艺方法。
RFID标签在商品流通、跟踪以及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广泛,逐步替代条型码技术, 必需大幅降低RFID标签制作成本,才能应用广泛。
RFID标签用PETG印刷片材的润湿张力是影响印刷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调控手 段有:调整产品配方、粗糙度等。但PETG树脂粒子拥有较高密度,耐化学药剂,很 难获得满足RFID标签制作要求的润湿张力。
RFID用PETG印刷片材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大量静电,特别是生产厚度低于 100μm的材料时,由于片材自身重量轻,因静电排异作用,片材飘浮,横切时打摞困 难,造成堆积,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适应性能好、印刷天线光洁清晰、可在低温下迅速 固化、附着力和抗弯折性强、加工RFID标签成品率高,低成本的RFID标签用PETG印刷 片材。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片材的成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RFID标签用PETG印刷片材,其配方中包含下列重量份的原料:
GS2型PETG树脂100份,ADD2型PETG树脂10~20份,钛白粉10~15份,纳米级碳 酸钙(CaCO3)10~1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信塑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信塑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47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