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锆陶瓷纤维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13782.1 | 申请日: | 2009-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2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侯宪钦;李现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80;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22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锆 陶瓷 纤维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氧化锆纤维为基础的耐火保温纤维板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耐 火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能量消耗总量越来越高。选择和应用技术性能优良的绝热 保温材料,可以降低窑炉辐射热损失、提高窑炉热效率,是实现工业热工设备优质高 产、低消耗和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技术手段。目前莫来石纤维和氧化铝纤维等保温性能 良好的材料已经在我国的冶金、电力、建材、石油化工等行业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莫来石晶体纤维和氧化铝晶体纤维的最高使用温度只有 1400℃和1600℃。目前在17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普遍使用氧化锆空心球砖作为耐 热保温材料,但是与氧化锆晶体纤维相比,空心球砖导热系数大,热容高,保温效果 差。而氧化锆(ZrO2)纤维是一种能够满足1600℃以上超高温氧化气氛下长期使用的 多晶质氧化物耐火纤维材料,具有比国内市场上现有的耐火纤维品种更高的使用温度 和更好的隔热性能,并且高温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抗氧化、抗热震、不挥发、无 污染。ZrO2有单斜、四方和立方三种晶相。通过向ZrO2中掺加稳定剂Y2O3,可将四 方或立方相ZrO2稳定下来,避免了ZrO2纤维在升降温过程中发生相变。然而,由于 氧化锆纤维本身制备技术的困难,使得氧化锆纤维板的制备方法存在很大的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氧化锆陶瓷纤维板的制备方法,制 备的纤维板成分均匀单一,耐高温,可在1700℃~2160℃的环境下长时间使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氧化锆陶瓷纤维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切丝:将氧化锆纤维短切至1mm-3mm。
(二)制浆:将短切好的纤维与全稳定氧化锆细粉按质量比1∶0~0.5比例置于料 浆池中,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0.1-1%的有机结合剂溶液,配制成氧化锆纤维浆体并搅 拌,搅拌时间不低于3分钟;搅拌方式可以使用机械式搅拌,也可以使用气体搅拌。 浆体的均匀性是影响纤维板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纤维板的容重可以通过氧化锆细粉 的添加比例来控制,随着氧化锆细粉添加比例的增大,纤维板的容重增加,强度增大, 但保温效果降低。无氧化锆细粉的纤维板,容重最小,保温效果最佳。
所述的氧化锆细粉为摩尔分数大于8%-15%的钇盐稳定的氧化锆,常温下为立方晶 相。所述的钇盐为硝酸钇、乙酰丙酮钇、异丙醇钇和氯化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有机结合剂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或两者的混合物。
为防止其他晶相纤维在高温下产生相变,并伴有体积效应,导致纤维板粉化,无 强度,所述的氧化锆纤维为全稳定立方相纤维。
所述的氧化锆纤维采用以下步骤制备:
(1)按照氧氯化锆∶乙醇=100g∶800~1000ml的比例将氧氯化锆溶于乙醇中,按照 摩尔比为氧氯化锆∶乙酰丙酮∶三乙胺=1∶1.8~2.0∶2.5的比例量取乙酰丙酮和三乙胺, 共同溶于与溶解氧氯化锆的乙醇等量的另一份乙醇中,在0℃~50℃和搅拌条件下,将 乙酰丙酮和三乙胺的乙醇稀释液雾化加入到氧氯化锆乙醇稀释液中,加完后继续搅拌 得到金黄色透明反应液;
(2)蒸干乙醇,以丙酮为溶剂溶解可溶物,过滤除去不溶物盐酸三乙胺,回收丙酮, 得含锆有机聚合物;
(3)按照反应物氧氯化锆∶乙醇=100g∶10~50ml的比例,将产物含锆有机聚合物溶 入乙醇中,并按照摩尔比为氧化锆∶氧化钇=80%~91%∶20%~9%的比例,掺入钇盐, 密封静置,得到纺丝液;
(4)采用离心盘甩丝法获得含锆有机聚合物纤维,在特殊气氛下,进行热处理,获 得立方相氧化锆晶体纤维;所述特殊气氛是有机蒸汽、氮气、水蒸汽或它们的混合气 体气氛,有机蒸汽是含锆有机聚合物溶液加热产生的蒸汽。
为提高纤维的抗高温能力,所述的立方相氧化锆晶体纤维可进行超高温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37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提高氧化铝生产蒸发工序排盐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