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12483.6 | 申请日: | 200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0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红;张海娟;金亮;张喜文;宋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38/12 | 分类号: | B01J38/12;B01J38/20;C07C5/333;C07C11/06;C07C11/08;B01J23/96;B01J23/62 |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李微 |
| 地址: | 113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烃 脱氢 催化剂 再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特别是关于丙烷脱氢、丁烷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技术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对世界石化原料和石化产品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作为石化基础原料丙烯的需求将继续增长,而传统常规方法已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使其市场出现了全球性的紧缺。而且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丙烯的生产已从单纯依赖石油为原料向原料多样化的技术路线转变,特别是以低碳烷烃为原料制取丙烯的技术路线。近年来,以丙烷为原料制取丙烯的技术在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发展较快,成为第三大丙烯生产方法。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方法包括:使用铂催化剂、贵金属助催化的铝酸锌尖晶石催化剂或氧化铬-氧化铝催化剂。
丙烷催化脱氢反应受热力学平衡的限制,须在高温、低压的苛刻条件下进行。过高的温度使丙烷裂解反应及深度脱氢加剧,选择性下降,同时加快催化剂表面积炭,使催化剂迅速失活,催化剂需要反复再生。而目前的再生方法多采用较高的再生温度,而且再生时间较长。
CN1589970A公开了一种烷基芳烃脱氢生产烷烯基芳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该方法采用同步通入水蒸气和空气对催化剂进行再生,该方法需要较高的再生温度(如实施例4中再生温度为550℃),才能完全烧掉催化剂上的积炭,而再生温度为500℃以下(如实施例3)时,并不能完全烧掉催化剂上的积炭。该方法直接采用水热法,且在较高的再生温度进行再生,则容易出现活性金属聚集的现象,而且催化剂的晶形也易发生变化,此外,还存在再生时间过长的问题,如实施例中至少需要24小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生时间短、催化剂性能恢复得好的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本发明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失活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先在空气气氛下再生,再生温度为350~500℃,优选为380~450℃,再生时间为0.5~5小时,优选为1~3小时;然后在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氛下再生,其中水蒸气体积占10%~50%,优选15%~40%,再生温度为400~550℃,优选为400~500℃,再生时间为0.5~8小时,优选为1~3小时。
本发明方法中,在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氛下的再生温度比在空气中再生温度高30~150℃,最好为50~100℃。
本发明的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适用于丙烷、丁烷等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本发明方法最适宜的低碳烷烃脱氢催化剂,组成包括: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Al2O3的含量为95.0%~98.0%,Pt的含量为0.2%~1.0%,Sn的含量为0.1%~1.0%,K的含量为0.5%~3.0%。该催化剂采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成的,以含锡氧化铝小球为载体,采用分步浸渍或共浸的方法将活性组分铂及助剂钾浸渍到载体上。
本发明方法是先在较低温度下在空气气氛中再生,烧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炭及孔道内部的大部分积炭,然后最好在400~500℃温度下在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氛中进一步对催化剂进行再生处理,达到完全去除催化剂表面及孔道内部的积炭,同时调变催化剂的酸值及酸分布,促使失活催化剂的晶形及晶相组成恢复到原来新鲜催化剂的状态,从而不仅完成了催化剂的再生,同时使再生后催化剂的各项理化性质和脱氢活性接近新鲜催化剂,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周期和寿命。本发明方法中,所采用的再生条件比较温和,再生时间较短,进一步降低了催化剂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比较例1中新鲜Pt-Sn-K/Al2O3催化剂的晶形透射电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再生后的Pt-Sn-K/Al2O3催化剂的晶形透射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比较例4中再生后的Pt-Sn-K/Al2O3催化剂的晶形透射电镜图。
通过对比图1、图2和图3可看出,通过本发明方法再生的催化剂的晶形结构(见图2)基本恢复到了新鲜催化剂的形态(见图1),而比较例4再生处理的催化剂(见图3)中的铂颗粒分散不佳存在聚集,没有完全恢复到新鲜催化剂的晶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比较例和实施例中,在再生试验前后,分别测定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积炭量、酸分布、晶形及脱氢性能,并与新鲜催化剂进行比较。
本发明中,比表面是采用低温液氮吸附法测得的,晶形分析是在透射电镜下得到的,积炭是在元素分析仪上测得的,酸值是在化学吸附仪上测得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4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