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陈列柜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08229.9 | 申请日: | 2009-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4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大月敦雄;甘利洋一;桶谷哲也;涩泽作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5D27/00 | 分类号: | F25D27/00;A47F11/10;A47F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陈列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照明装置对在本体内构成的陈列室内部进行照明的陈列柜。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这种陈列柜中,特别是在利用可透视的门开闭自如地封闭陈列室的前面开口且横跨上下将照明装置安装于开口缘内侧的本体的陈列柜中,在前面开口缘中央部或开口缘两侧竖立设置上下方向的支柱,在该支柱后面安装荧光灯,并从前方对陈列室内部进行照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241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2546302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的陈列柜中,作为照明装置而使用的荧光灯因老化而导致亮度降低或开启不良,故不得不进行更换作业。因此,使用者被迫进行荧光灯的更换作业,从而存在作业繁杂的问题。为了进行更换而需要常备新的荧光灯,从而需要确保该荧光灯的保管场所。并且,由于该荧光灯内含有水银,因此,存在不能容易地废弃使用后的荧光灯的问题。
另外,为了将荧光灯安装于陈列室内部,需要灯座或稳定器等部件,因此,在安装位置不仅需要确保荧光灯的位置,而且也需要确保灯座或稳定器等的安装场所。另外,必须进行用于给各个荧光灯进行供电的导线连接,从而存在组装作业性劣化并且导致部件数量增加和生产成本急剧上涨的问题。并且,由于荧光灯使用交流电而存在产生闪烁的问题,从而存在给眼睛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
因此,近年来作为对陈列室内部进行照明的手段而采用使用LED元件的照明装置。此时,用于给各LED元件供电的导线配置于安装有LED元件的基板的侧部,并与LED元件一并被罩遮挡。
但是,为了确保透光性,罩由无色透明的透光性材料构成,因此,导致可从外部透过该罩而看到该导线,存在有损美观的问题。特别是,在使用LED元件的照明装置中,与使用荧光灯的情况不同,由于其设置于基板上,因此难以通过照明装置本身从外部遮住导线。另外,在该LED照明装置由多个LED照明部件构成且以自由变更安装位置的方式设置该照明部件的情况下,在位置变更作业时存在导线成为障碍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由LED元件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中,与荧光灯不同,将芯片型LED元件在长度方向排列并成为一列而设置。因此,透过罩的光由强烈点光源的列构成,存在晃眼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课题而作出的,其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照明装置本身的美观性并且可以谋求提高由该照明装置带来的照明效果的陈列柜。
本发明的陈列柜通过照明装置对在本体内构成的陈列室内部进行照明,其特征在于,照明装置构成为具有:LED元件的LED照明部件和保持该LED照明部件并被安装于本体的保持部件,在该保持部件构成有收纳LED照明部件的导线的导线收纳部。
第二方面发明的陈列柜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LED照明部件具有成为一列的多个LED元件,在保持部件,位于来自各LED元件的光的照射方向安装有罩,该罩的截面形状构成为沿LED元件的列的长度方向行进的波形。
第三方面发明的陈列柜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位于照明装置端部的部分的罩的截面形状相比其他部分的截面形状构成为,将来自LED元件的光向该LED元件的列的长度方向较大折射的波形。
第四方面发明的陈列柜在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保持部件上安装有一对反射板,该一对反射板位于从LED元件到罩的光的照射路径的两侧且随着从LED元件离开而相互离开。
第五方面发明的陈列柜在上述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LED照明部件具有在表面具备多个LED元件的基板,保持部件由金属构成,在该保持部件上形成有散热用凸缘,该散热用凸缘与对应于LED元件背侧位置的基板背面抵接。
根据本发明,在通过照明装置对在本体内构成的陈列室内部进行照明的陈列柜中,照明装置构成为具有:LED元件的LED照明部件和保持该LED照明部件并被安装于本体的保持部件,在该保持部件构成有收纳LED照明部件的导线的导线收纳部,因此,可以容易地将LED照明部件的导线收藏于保持部件的导线收纳部。
由此,在进行LED照明部件的维护等时,可以消除意外地拉拽导线等的不良情况,可以谋求提高安全性,并且可将导线隐藏,从而可谋求提高外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8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