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动脉血栓移除的微型乳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31810.3 | 申请日: | 2008-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8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马元;刘发浩;梅彦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洋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8/12;A61N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69 | 代理人: | 甘玲 |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动脉 血栓 微型 乳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动脉血栓移除的微型乳化器,并且具体地,尽管并非唯一地,指通过具有挠性传输线的小型化压电换能器的血栓的超声消溶(ablation),以及指生物物质的乳化,例如血栓的超声乳化(phacoemulsification)。
背景技术
血栓是在血管中形成并停留在血管中的血凝块。这能在该区域中造成损伤、破坏(梗塞),或者甚至组织的死亡(坏死)。血栓外科手术是常见的做法。已发展出用于血栓移除的许多不同的手术工具。这些工具包括通过机械力、血栓溶解剂(Thrombolytic agent)的使用以及超声能移除血栓的工具。然而,这些技术存在众多缺点,包含,但不限于低效率和对血管壁的损伤。
已开发了用于血栓溶解消溶的压电装置。促动器具有为促动器供应产生超声能所要求的电能的外部发电机。锆钛酸铅(“PZT”)晶体的换能器将电能转化为高功率超声波。连接在换能器近端的超声导管将超声波传输到在其远端的靶血栓。通过超声的血栓的消溶是通过由超声波造成的在血凝块中的空化(cavitation)作用。
超声组织消溶呈现组织选择性。生物组织对超声破坏的敏感性与它们的弹性回缩力成反比,弹性回缩力由它们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含量表示。尽管血栓本身较不具有弹性元素,它们对超声消溶高度敏感。相反地,富有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的顺应性(compliant)基质的正常动脉壁则相对地对超声消溶不敏感。由于空化作用是生物选择性的,主动脉壁对空化作用有抵抗作用,仅有血栓被上述的促动器消溶。
超声导管用于治疗人类血管的一个例子是将含有溶解化合物的溶液直接递送到闭塞位点,以移除或减小闭塞。此外,超声能由超声组件生成,并被用于增强溶解化合物的治疗作用。由于仅有导管被插入到血管中,并且换能器在体外,需要的输入功率将是高的,以提供足够的超声能到用于血栓溶解的导管。同样,由于导管的长的长度,沿导管的能量损失将是高的。这意味着效率将因能量损失而降低。
另一个例子使用经颅超声血栓溶解系统,该系统使用与血栓溶解剂组合的超声能来辅助溶解颅内血栓以及来增强血栓溶解剂的效力。然而,系统的大尺寸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超声医学装置的再一例子被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通过使用沿超声探针的纵轴具有多个横向波节(node)和波腹(anti-nodes)的超声能,以产生空化作用,来消溶血栓和治疗深静脉血栓。横向超声振动可能损伤周围的细胞,而不仅仅是血栓。同样,由于仅有导管被插入到体内,其被定位到血栓的能力较差。
现有技术并未提供合适的要被插入到体内的装置来消溶、乳化并且移除血栓。现有技术并未提供如同在人类的应用中所要求的较好地定位到血栓位点以具有较高的精确度的解决方案。现有技术使用高输入功率来生成低频超声能。它们均在转化过程中遭受大的能量损失。由此,仍然存在着对小尺寸的设备的需要,以便能够被插入到体内并且能够消溶、乳化并且移除血栓。这优选地是以更局部化的方式。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示例性方面,提供一种微型乳化器,包括叠堆的压电材料,在所述叠堆的压电材料近端的角状部,以及可接收于所述角状部中用于超声波的传输的传输线,所述超声波能够由所述叠堆的压电材料产生。所述超声波能够在平行于所述叠堆的压电材料和所述角状部的纵轴的方向产生。
根据另一示例性方面,提供一种微型乳化器,包括叠堆的压电材料,在所述叠堆的压电材料近端的角状部,以及可接收于所述角状部中用于超声波的传输的传输线,所述超声波能够由所述叠堆的压电材料产生。所述传输线包括可接收于所述角状部中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具有在其上的球状部。
针对第一示例性方面,所述传输线可以包括可接收于所述角状部中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具有在其上的球状部。
根据再一示例性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微型乳化器的传输线,所述传输线包括被构造为可被接收于所述微型乳化器的角状部中的第一端,以及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具有在其上的球状部。
针对全部三个示例性方面,所述球状部为与所述第二端成为一体和固定到所述第二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球状部可以具有光滑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可以是不规则形或球形。所述传输线可以是挠性的;并且可以是金属材料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洋理工大学,未经南洋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31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