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驱动至少一个照明装置的电路装置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30376.7 | 申请日: | 2008-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0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烈亚斯·胡贝尔;赫尔穆特·霍伊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斯兰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9/04 | 分类号: | H05B3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萍;周涛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驱动 至少 一个 照明 装置 电路 方法 | ||
1.一种用于驱动至少一个照明装置(La)的电路装置,其具有:
-输入端,该输入端具有第一输入端子(K1-1)和第二输入端子(K1-2),用于连接供电电压(UN);
-输出端,其具有第一输出端子(K1-3)和第二输出端子(K1-4),用于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照明装置(La);
-整流器(10),其在输入侧与第一输入端子(K1-1)和第二输入端子(K1-2)耦合,其中整流器(10)具有带有第一输出端子(GA1)和第二输出端子(GA2)的输出端;
-带有第一桥中点(BM1)和第二桥中点(BM2)的桥电路,其中所述桥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子开关(T1)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子开关(T2),其中每个电子开关(T1;T2)具有控制电极、参考电极和工作电极,其中第一电子开关(T1)的参考电极与第二电子开关(T2)的工作电极耦合以构建第一桥中点(BM1);
-带有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的第一变压器(TR1),其中第一绕组耦合在第一桥中点(BM1)和第二桥中点(BM2)之间,其中第二绕组的第一端子与第一输出端子(K1-3)耦合,并且第二绕组的第二端子与电路装置的第二输出端子(K1-4)耦合;
-带有第一绕组(RK1-A)、第二绕组(RK1-B)和第三绕组(RK1-C)的第二变压器(TR2),其中第一绕组(RK1-A)与第一变压器(TR1)的第一绕组串联耦合,其中第二绕组(RK1-B)耦合在第一电子开关(T1)的参考电极与控制电极之间,并且第三绕组(RK1-C)耦合在第二电子开关(T2)的参考电极与控制电极之间;
-第一电容器(C3),其第一端子与整流器(10)的第一输出端子(GA1)耦合,并且其第二端子与整流器(10)的第二输出端子(GA2)耦合;
-点燃装置(DIAC1),其第一端子与第一电容器(C3)的第一端子耦合,并且其第二端子与第二电子开关(T3)的控制电极耦合;以及
-第三电子开关(T3),其具有控制电极、参考电极和工作电极,其中第三电子开关(T3)的工作电极与整流器(10)的第一输出端子(GA1)耦合;
其特征在于,
第三电子开关(T3)的参考电极与第二电子开关(T2)的控制电极耦合;以及
第三电子开关(T3)的控制电极与第二电子开关(T2)的参考电极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装置此外包括第一欧姆电阻器(R1)和第二电容器(C10)的并联电路,该并联电路耦合在整流器(10)的第一输出端子(GA1)和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子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子开关(T1)和/或第二电子开关(T2)和/或第三电子开关(T3)实施为双极性晶体管,其中与实现第一电子开关(T1)的双极性晶体管和/或实现第二电子开关(T2)的双极性晶体管并联连接有续流二极管(DF1;DF2)。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整流器(10)的第一输出端子(GA1)和第二输出端子(GA2)之间耦合第三电容器(C1)和/或变阻器(VAR1)。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方面为第二变压器(TR2)的第三绕组(RK1-C)和第二电子开关(T2)的控制电极的耦合点与另一方面为第三电子开关(T3)的控制电极之间耦合有第二欧姆电阻器(R6)。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第一电容器(C3)并联连接有NTC电阻器。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路装置此外包括第一耦合二极管(D4)和第二耦合二极管(D5),其中第一耦合二极管(D4)耦合在整流器(10)的第一输出端子(GA1)和第二桥中点(BM2)之间,并且其中第二耦合二极管(D5)耦合在第二桥中点(BM2)和整流器(10)的第二输出端子(GA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斯兰姆有限公司,未经奥斯兰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303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离式螺旋喂料包装机
- 下一篇:船舶辅助转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