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杆压缩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23392.3 | 申请日: | 200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0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藤原秀规;后藤英之;宫村治则;后藤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18/52;F04C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杆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压缩致冷剂、空气等气体的压缩机已知设有一个螺杆转子、收纳该螺杆转子的壳体和两个闸转子的单螺杆压缩机(参照专利文献1)。
该螺杆压缩机通过由螺杆转子的螺旋槽、壳体和闸转子的闸划分的闭空间形成压缩室。螺杆压缩机通过使螺杆转子旋转而使闸在螺杆转子的螺旋槽内相对移动,压缩压缩室内的气体。并且,在壳体上与螺杆转子的螺旋槽的终端附近对应的位置设置喷出口,伴随螺杆转子的旋转,螺旋槽在喷出口开口,从而被压缩的高压气体从喷出口喷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90293号公报
依据喷出口的大小、螺旋槽的宽度和相邻的螺旋槽的间隔等,相邻两个螺旋槽有同时在喷出口开口的情况。即、先在喷出口开口的螺旋槽从喷出口离开(变为不在喷出口开口)之前下一个螺旋槽在喷出口开口。
这时,前一个螺旋槽基本完成喷出,其内部压力与刚喷出时相比低,而后一个螺旋槽在刚喷出时其内部压力高。因此,后一个螺旋槽刚喷出时的压力传递到前一个螺旋槽,使喷出做作功增加,会降低压缩机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防止相邻两个螺旋槽同时在喷出口开口而导致的压缩机效率的降低。
第1发明的螺杆压缩机具有:形成有多个螺旋槽(41、41、……)的螺杆转子(40)、收纳该螺杆转子(40)并在内周面设置有喷出口的壳体(10)、以及具有与该螺杆转子(40)的螺旋槽(41、41、……)啮合的闸(51、51、……)的闸转子(50),由该螺旋槽(41、41、……)、该壳体(10)以及该闸(51、51、……)形成的压缩室(23、23、……)对气体进行压缩,将被压缩后的气体从该喷出口(73、73)喷出,所述喷出口(73)被分割为第一口(74b)和第二口(75b),在随着所述螺杆转子(40)的旋转、所述螺旋槽(41、41、……)中相邻的两个螺旋槽(41、41)成为向该喷出口开口的状态时,一个螺旋槽(41)向所述第一口(74b)开口,另一个螺旋槽(41)向所述第二口(75b)开口。
所述结构的情况下,即使相邻两个螺旋槽(41、41)同时在喷出口(73)开口,由于该喷出口(73)分别分割为第一口(74b)和第二口(75b),所以从在喷出口(73)开口之后的螺旋槽(41)向从喷出口(73)离开之前的螺旋槽(41)传播喷出压力得以抑制。其结果,能够抑制螺杆压缩机的喷出作功增大,能够提高压缩机效率。
另外,当在喷出口(73)上仅开口一个螺旋槽(41)时,该螺旋槽(41)能够在第一以及第二口(74b、75b)开口或仅在第一以及第二口(74b、75b)的任一个开口。
第2发明的螺杆压缩机在第1发明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10)上形成开口部(16),还设有配设在所述壳体(10)的该开口部(16)内的滑阀(7),在所述滑阀(7)上设置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口(74b、75b)和分割该第一口(74b)和该第二口(75b)的分隔壁(76)。
所述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滑阀(7)的移动而使喷出口(73)的位置变化,相邻两个螺旋槽(41、41)同时在喷出口(73)开口的时机也变化。因此,在构成喷出口(73)的滑阀(7)上设置将喷出口(73)分割为第一口(74b)和第二口(75b)的分隔壁(76),从而即使相邻两个螺旋槽(41、41)同时在喷出口(73)上开口的时机变化,也能够与其配合,改变分隔壁(76)的位置,能够可靠地抑制从在喷出口(73)开口之后的螺旋槽(41)向从喷出口(73)离开之前的螺旋槽(41)传播喷出压力。
第3发明的螺杆压缩机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10)上形成有在所述喷出口(73、73)的下游侧与该喷出口(73、73)连通的喷出通路(17、17),所述喷出通路(17)分割为与所述第一口(74b)连通的第一喷出通路(17a)和与所述第二口(75b)连通的第二喷出通路(17b)。
所述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分割出在第一以及第二口(74b、75b)的下游侧与该第一以及第二口(74b、75b)分别连通的第一以及第二喷出通路(17a、17b),由于气体从第一以及第二口(74b、75b)分别向第一以及第二喷出通路(17a、17b)流出后也不立刻汇合,所以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从在喷出口(73)开口之后的螺旋槽(41)向从喷出口(73)离开之前的螺旋槽(41)传播喷出压力。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3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