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解码器中校正量化系数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10255.6 | 申请日: | 2008-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6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西姆·高罗替夫;亚历山大·阿尔辛;埃琳娜·阿尔辛娜;范迪姆·谢廖金;伊卡特利娜·内斯特罗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N7/24 | 分类号: | H04N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青芝;韩明星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解码器 校正 量化 系数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与本发明一致的方法和设备涉及校准视频编解码器中的量化系数,更具 体地讲,涉及通过使用量化系数的非均匀统计分布对用于将时域的视频数据 变换到频域的视频数据然后被量化的系数进行校正。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10月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 10-2007-0099883号韩国专利申请的利益,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完全包含于 此。
背景技术
根据视频压缩标准(例如,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和H.26X),通常 通过对视频数据顺序执行预处理操作、变换操作、量化操作和编码操作压缩 视频数据来产生传输数据流。
在变换操作中,使用各种变换方法来检测视频数据中的冗余,以增加压 缩效率。具体地讲,经常使用将空域的视频数据变换成频域的系数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代表性示例是离散余弦变换(DCT)和小波变换。
在量化操作中,将获得的系数的值减小到有效比特数,这引起原始数据 的丢失。由于所有的有损压缩技术包括量化操作,所以数据压缩率可被增加, 而原始数据不能被完全恢复。
在视频压缩标准(例如,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MPEG和H.26X) 中,使用非均匀量化技术。在非均匀量化技术中,确定根据任何变换方法(例 如,DCT)从视频数据变换然后量化的各系数的附加系数校正值,并利用附 加系数调整值来校正量化系数。传统上,以各种方式来测量系数的系数校正 值,并通过编码器来校正系数。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解码端校正量化系数从而提高压缩效率的方法和 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这样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数学原理利用系数的统 计特性计算最佳量化系数校正值,以对被从时域的视频数据变换到频域的视 频数据然后被量化的系数进行校正。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校正量化系数的方法和设备通过允许解码端校正量化系数 能够提高高比特率环境下的压缩效率。
另外,在校正量化系数的方法中,可实现通过基于数学原理利用系数的 统计特性计算系数的量化系数校正值校正系数的最优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 特征将变得更清楚,其中:
图1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校正量化系数的设备的框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校正量化系数的设备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产生视频传输数据流的设备的框图;
图3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作为实验结果测量的峰值信噪比 (PSNR)的曲线图;
图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作为实验结果测量的PSNR的曲线 图;
图4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校正量化系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校正量化系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产生视频传输数据流的方法的流程图。
最佳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校正量化系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接收的视频数据流中提取系数的统计值和量化系数;根据统计值利用系数 的统计分布来确定块中每个像素位置的系数校正值;以及通过分别将系数校 正值加上各像素位置的相应系数来校正系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校正系数逆量化。
在提取统计值和量化系数期间,通过编码端执行离散余弦变换(DCT) 从视频数据获得所述系数。
在提取统计值和量化系数期间,统计值被分别分配给块中的像素位置, 每个统计值是当前帧的块中每个像素位置的系数的方差。
确定系数校正值的步骤包括:确定每个系数校正值在负方向上与数学期 望成正比,如果p是依据量化参数qP的量化变量,则确定每个系数校正值在 负方向上与2的p次方成反比,并确定每个系数校正值与相应量化系数的绝 对值成正比。
在确定系数校正值期间,通过选择Gaussian分布作为统计分布并将所述 方差应用于Gaussian分布来确定所述数学期望。
在确定系数校正值期间,通过使用Gaussian概率密度函数来确定所述数 学期望。
在确定系数校正值期间,通过使用Laplace函数来确定所述数学期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02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