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海量存储设备文件索引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03480.7 | 申请日: | 200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9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J·怀特霍恩;C·亨德里克森;Y·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B20/10 | 分类号: | G11B20/10;G06F12/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嘉运;钱静芳 |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海量 存储 设备 文件 索引 | ||
1.一种可由媒体内容处理系统(332)执行以枚举存储在使用FAT格式 化的海量存储设备卷(310)上的媒体内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存储器(439)中实现请求队列(435)以供由运行在媒体内容处理系统 (332)上的文件索引进程(430)使用;
读取(512)包含所述媒体内容的目录或文件数据的簇,执行所述读取以 使得簇从海量存储设备卷中被顺序地读取;
通过以下步骤来跟踪所述簇的位置:(a)将请求项目与所述簇相关联; (b)将所述请求项目保存(526)在所述请求队列(435)中;(c)将所述请 求项目与所述请求队列的长度的上限(547)进行比较,所述上限指示包含与 给定目录或文件相关联的元数据的所有簇已经被读取;以及(d)将所述请求 项目与所述请求队列的长度的下限(538)进行比较,所述下限指示并非所有 包含与给定目录或文件相关联的元数据的簇已经被读取;以及
迭代地执行对来自海量存储设备卷(310)的簇的读取和跟踪直到达到 所述上限,且随后解析所述目录或文件数据以生成所述媒体内容的文件索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从海量存储设备卷中读 取FAT表(432)时将所述FAT表(432)高速缓存在所述存储器(439),并 且当在高速缓存的FAT表中包括有FAT表查询时从所述被高速缓存的FAT表 中读取数据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元数据与音频文件相关联 并包括专辑名、艺术家名字、流派、音轨标题、或音轨号。
4.一种用于创建存储在海量存储设备卷(310)上的数据的文件索引 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文件扩展名标识存储在所述海量存储设备卷(310)上的可索引文件 (512);
以顺序方式从所述海量存储设备卷(310)中迭代地访问与所标识的文件 相关联的簇(545);
检查簇(520)以确定所述簇是否包含为所标识的文件在所述文件索引中 创建条目的足够的元数据;
如果所述簇包含足够的元数据,则从所述簇传递用于所标识的文件的可解 析数据以便包括在所述文件索引中;
如果所述簇不包含足够的元数据,则将所述簇的工作项目存储在系统存储 器中的队列(526)中以指示需要一个或多个额外簇以允许传递用于所标识的 文件的可解析数据;以及
使用所述可解析数据来生成所述文件索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扩展名与音频文件相 关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文件索引进程(430) 包括:
定义支持用于高速缓存FAT表数据、且用于对与所述海量存储设备卷上 的文件或目录的部分相关联的请求项目排队的索引进程的文件索引处理层 (415),所述排队的请求项目用于高速缓存用于生成经处理的内容的文件索 引的数据;
定义有效耦合到所述文件索引处理层(415)并被安排接收来自所述文件 索引处理层(415)的回调通知(418)的媒体核心层(411),由所述文件索 引处理层向在媒体核心层(411)中操作的调用者标识目录数据或文件数据;
将存储器(439)在操作上耦合到所述文件索引处理层(415)以实现 FAT表数据高速缓存(432)并实现被安排成对所述请求项目排队的请求项目 队列(435);以及
通过接口读取存储在所述海量存储设备卷(310)上的内容(43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包括从USB或 IEEE-1394中选择的高速数据接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使用从无线基础结构 或光学基础结构中选择的通信基础结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核心层(411)还被 安排成呈现从所述海量存储设备卷(310)读取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公司,未经微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34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