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案化光酸蚀刻以及由其制得的制品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18454.4 | 申请日: | 2008-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1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韦恩·S·马奥尼;史蒂文·D·泰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F7/038 | 分类号: | G03F7/038;H01L21/0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郇春艳;樊卫民 |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图案 化光酸 蚀刻 以及 制品 | ||
相关专利申请
本专利申请要求提交于2007年6月1日的U.S.S.N.11/756,866的 优先权,藉此将其全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光酸蚀刻图案化的方法以及由其制得的制品。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包括诸如通过电连接连接在一起的电阻器、二极管、电 容器和晶体管之类器件的电活性组合。薄膜集成电路包括通常在半导 体材料上形成的多个层,例如金属层、电介质层以及活性层。通常, 薄膜电路元件和薄膜集成电路通过如下方式产生:沉积多种材料层, 然后用加成或减成法中的光刻法来使这些层图案化,加成或减成法可 包括化学蚀刻步骤以限定各电路元件。
传统集成电路可直接构建在硅芯片上。最近,柔性集成电路已受 到关注。已经表明,可将半导体(例如氧化锌)沉积到玻璃或塑料基 底上,然后可将这样的玻璃或塑料基底用于构建非常有用的集成电路。 目前用于使薄膜集成电路中大部分层(例如存在于平板显示器中的那 些)图案化的方法为沉积给定材料(例如用于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 的连续层、用光致抗蚀剂涂布所述层、通过暴露于辐射使光致抗蚀剂 图案化、使光致抗蚀剂显影、然后使用干法蚀刻或湿法蚀刻工艺蚀刻 掉连续层的未保护部分,以生成图案化的电路元件。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所述内容,我们认识到需要更快且涉及更少步骤的制备 薄膜集成电路的方法。已经发现,可将图案化和蚀刻工艺结合为一个 步骤,不需要光致抗蚀剂显影步骤和酸蚀刻步骤。减少使薄膜集成电 路中的层图案化所需要的步骤数可显著节省成本。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包括基底的制品,该基底包括可酸蚀刻 层、水溶性聚合物基质和光酸产生剂。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图案化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含可酸蚀 刻层以及水溶性聚合物基质的基底、提供光酸产生剂、使基底暴露于 光化辐射以及移除基质。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使电活性器件层图案化的方法,该方 法包括提供含导电可酸蚀刻层的基底、向基底添加水溶性聚合物基质 和光酸产生剂、使器件暴露于光化辐射以及移除基质。
本发明提供使薄膜集成电路图案化的简化的、低成本的方法,该 方法与上述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较少的步骤。该方法使用从存在于水溶 性聚合物基质中的光酸产生剂(PAG)产生的酸来蚀刻基底上的酸敏 感涂层。当将聚合物基质暴露于辐射时,酸可以图案形式产生,该辐 射已通过使其透过掩模而被图案化。
在本申请中:
术语“一”、“一个”和“该”与“至少一种”可互换使用,意 指一种或多种被描述的要素;
术语“可酸蚀刻”指与产生的酸反应而改变材料的物理特性的那 些材料,这些特性是例如导电性、溶解度、透明性、半透明性、色度、 反射性等;
术语“导电性”指导电或半导电的材料;
术语“图案”、“图案化的”或“图案化”指一种或多种构造或 制备这类构造的方法,该构造可包括规则阵列或无规阵列的特征物或 结构或两者的组合;以及
术语“水溶速率”指通过下列工序测得的材料样品完全溶解所需 的实耗时间:将0.5gm的样品、3ml的水加入5ml的小瓶中,将小瓶盖 上。记录样品在振动小瓶时完全溶解于水中所需的时间。样品完全溶 解的实耗时间为水溶速率。
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并非旨在描述本发明的每个公开的实施例或每 种具体实施形式。以下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更具体地举例说明了示例 性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包括制品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品包括含光酸产生 剂的聚合物基质和光掩模。
图1b示出了在暴露和显影之后图1a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2a示出了包括具有聚合物基质和包含光酸产生剂的供体层以及 光掩模的制品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2b示出了在暴露和显影之后图2a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3为实例1的薄膜晶体管的显微照片,该薄膜晶体管在源电极 和漏电极之间具有ZnO。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蚀刻的实例1的薄膜晶体管的显微照片, 该薄膜晶体管在源电极和漏电极之间具有Zn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8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