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02876.2 | 申请日: | 2008-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9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聪;松冈慎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尤其涉及用以将滞留在制冷剂回路内的 冷冻机油回收到压缩机中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今,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而进行制冷循环的冷冻装置已 为众人所知,该冷冻装置的用途扩大到空调装置等。例如,在专利文献1 中所公开的空调装置中使用了所谓的密闭型压缩机。在该密闭型压缩机 中,压缩机和电动机装在一个壳体内。而且,在该密闭型压缩机中,在 压缩机构的驱动轴上形成有供油通路,贮存在壳体底部的冷冻机油经由 供油通路供向压缩机构。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5-002832号公报
但是,在让压缩机运转的期间内,在上述空调装置中就会出现冷冻 机油与高压制冷剂一起被喷出,冷冻机油滞留在制冷剂回路内的不良现 象。若放任该状态不管,压缩机壳体内的冷冻机油的油量就会减少,而 有可能出现部件因润滑不良而烧伤等故障。
能够想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如下。即,让空调装置进行制冷运 转,让湿润的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内循环,由此让滞留在制冷剂回路内 的冷冻机油溶入液态制冷剂中,回收到压缩机一侧。
然而,在这样的方法中,例如,在空调装置正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 下,仅仅为回收冷冻机油也必须先暂时切换为制冷运转,待冷冻机油回 收完毕后再次返回制热运转,由此存在制热能力大幅度地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其目的在于:不使 制热能力下降,就能够将滞留在制冷剂回路内的冷冻机油回收起来。
第一方面的发明是一种空调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R,在该制冷剂 回路R中,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2以及室内热交换器41相连接, 使制冷剂在该制冷剂回路R中循环而进行制冷循环。该空调装置包括: 油量计算部51,计算出与高压制冷剂一起从所述压缩机21喷出且滞留在 所述制冷剂回路R内的冷冻机油的油量,以及频率控制部52,在进行制 热运转时所述油量计算部51的算出值成为给定值以上的值时,该频率控 制部52便为回收所述制冷剂回路R内的冷冻机油提高所述压缩机21的 工作频率。
在该第一方面的发明中,由油量计算部51计算出与高压制冷剂一起 从压缩机21喷出且滞留在制冷剂回路R内的冷冻机油的油量。而且,在 进行制热运转时油量计算部51的算出值成为给定值以上的值时,由频率 控制部52提高压缩机21的工作频率,制冷剂回路R内的冷冻机油得以 回收。
于是,因为进行控制做到了:当滞留在制冷剂回路R内的冷冻机油 的油量达到给定值以上时,也就是说,当陷入一种因为压缩机21有可能 润滑不良而必须回收冷冻机油的状态时,提高压缩机21的工作频率,强 制滞留在高压气体管道11内的冷冻机油在制冷剂回路R内循环,将该冷 冻机油回收到压缩机21中。因此,进行制热运转时不切换为制冷循环, 就能够回收滞留在制冷剂回路R内的冷冻机油,也不会使制热能力下降, 很理想。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包括 高压侧压力传感器Ps1,检测在所述制冷剂回路R内流动的制冷剂的高压 压力。所述室内热交换器41的一端连接在制冷剂回路R的液体管道13 上,另一端经由切换机构30A、30B可自由切换地连接在高压气体管道 11和低压气体管道12上。所述切换机构30A、30B具有第一控制阀31 和第二控制阀32,第一控制阀31允许或者切断制冷剂在所述高压气体管 道11中的流动,第二控制阀32允许或者切断制冷剂在所述低压气体管 道12中的流动,另一方面,所述切换机构30A、30B构成为:在进行制 热运转时由所述频率控制部52将所述压缩机21的工作频率提高后,所 述高压侧压力传感器Ps1的检测值成为给定值以上的值时,打开该第二 控制阀32,使该高压气体管道11和该低压气体管道12相连通。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在进行制热运转时由所述频率控制部52将所 述压缩机21的工作频率提高后,检测在所述制冷剂回路R内流动的制冷 剂的高压压力的所述高压侧压力传感器Ps1的检测值成为给定值以上的 值时,所述切换机构30A、30B就打开该第二控制阀32,使该高压气体 管道11和该低压气体管道12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2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振动传感器测量旋转速率的装置
- 下一篇:无开销的独立并行图像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