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00701.8 | 申请日: | 2008-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2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孝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泵式 热水 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分多个阶段显示贮热水容器内的热水余量的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作为显示贮热水容器内的热水余量的热水供给装置,已知具 备以下机构的贮热水式热水供给装置:即,检测贮热水容器内的剩余 热量Q的剩余热量检测机构、将该剩余热量Q换算为既定的换算温度 Tc下的热水余量q的热水余量计算机构、将该热水余量q换算为既定 的换算流量fc下的热水供给剩余时间t的热水供给剩余时间计算机 构、和显示该热水供给剩余时间t的显示部,该贮热水式热水供给装 置易于理解地显示贮热水容器内的热水余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4327号公报
另一方面,在分多个阶段显示贮热水容器内的热水余量的热泵式 热水供给装置中,在例如以5个阶段显示贮热水容器的热水余量的情 况下,有时在热水余量是贮热水容器的容量的一半时以5个阶段中的2 个阶段显示。在该情况下,能看到的热水余量的显示少于实际的热水 余量,使用者会担心热水用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使用者不必要地担心热水用 尽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具备:热水 余量显示,分多个阶段显示贮热水容器内的热水余量;和显示控制机 构,使热水余量显示根据贮热水容器内的热水余量变化,显示控制机 构使热水余量显示从既定的阶段变化至下一阶段的热水量的变化,大 于显示控制机构使热水余量显示从其他阶段变化至下一阶段的热水量 的变化。
在该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热水余量显示从既定的阶段变化至 下一阶段的热水量的变化,大于热水余量显示从其他阶段变化至下一 阶段的热水量的变化。因此,即使是从贮热水容器向外部供给如果是 其他阶段会变化至下一阶段的量的热水的情况下,热水余量显示也不 会从既定的阶段变化至下一阶段。
在本发明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中,即使是从贮热水容器向外部 供给如果是其他阶段会变化至下一阶段的量的热水的情况下,热水余 量显示也不会从既定的阶段变化至下一阶段。因此,与其他阶段相比, 能够更多地观察到既定阶段的贮热水容器内的热水余量。此外,通过 适当地设定在既定的阶段变化至下一阶段的热水量,能够显示与贮热 水容器内的实际的热水余量差小的热水余量。因此能够防止使用者不 必要地担心热水用尽。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以下的说明和附 图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控制的构成的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遥控装置的外观主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贮热水容器内的热水余量和热水余量显示的关系 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贮热水容器内的热水余量和热水余量显示的关系 的图。
符号说明
22贮热水容器;29a~29f贮热水温度传感器;30显示控制部; 40遥控装置;41热水余量显示;41a~41e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热泵式热水供给 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控 制系统构成的框图,图3是图2所示的遥控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用 于说明贮热水容器内的热水余量和热水余量显示的关系的图。
以下,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的构 成。
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具备热泵单元10和贮热水单元20。热泵单元 10具备冷媒回路17,该冷媒回路17通过压缩机12、水热交换器13、 减压阀14和热交换器15经由冷媒管11依次连接而构成,在冷媒回路 17中封入有CO2等冷媒。
压缩机12具有马达(省略图示)作为驱动源。压缩机12具有可 变控制转速的周知的构成,对冷媒加压使其在冷媒回路17内循环。
水热交换器13进行从压缩机12排出并流经冷媒管11的高温高压 的冷媒、与流经后述的循环管21的水之间的热交换。这样,水热交换 器13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流经后述的循环管21的水被加热。
减压阀14是周知的电动阀,对被水热交换器13夺去热的冷媒进 行减压从而使其成为低温低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电有限公司,未经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07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