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特性估算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00555.9 | 申请日: | 2008-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智;杉田满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爱安德 |
| 主分类号: | F02D41/14 | 分类号: | F02D41/14;F02P5/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艳江;段 斌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特性 估算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估算根据发动机控制参数改变的发动机特性的稳态值的发动机特性估算方法以及一种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编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编码执行用于估算根据发动机控制参数改变的发动机特性的稳态值的发动机特性估算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常使用的发动机中,优选控制由发动机速度和发动机负载限定的每个发动机运转状态下的例如点火正时和空燃比(燃料喷射量)等发动机控制参数,以实现最优发动机特性,例如发动机输出功率、废气排放、废气温度以及催化装置温度等。为了执行此控制,需要提前设定每个发动机运转状态下的发动机控制参数的目标值。
为了设定目标值,例如使用试制发动机以如下方式进行符合性试验。在每个发动机运转状态下,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改变,而其它发动机控制参数不变。然后,监视特定发动机特性的改变,由此确定使特定发动机特性处于最优值的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
在此符合性试验中,受到监视的发动机特性不响应于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改变而迅速改变到稳态值。如果在受到监视的特定发动机特性达到与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值对应的稳态值之前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每个值都保持不变,则在受到监视的特定发动机特性达到稳态值之前需要相当长的试验时间。如果所有发动机运转状态下都执行此程序,则完成符合性试验需要大量的时间。
为了减少在每个发动机运转状态下的符合性试验时间,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2-206456(JP-A-2002-206456)中提出了如下的方法。根据此方法,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在估算范围内改变,并且对于特 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相应的几个值测量特定发动机特性的几个稳态值。然后基于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这几个稳态值设定模型方程,并且对特定发动机特性的稳态值进行估算以对应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其它值。
但是,在估算与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其它值对应的特定发动机特性的稳态值时,不考虑与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其它值对应的特定发动机特性的值。因此,估算出的稳态值的可靠性不太高。
例如,可以以如下方法估算特定发动机特性的稳态值。在特定发动机运转状态下,基于使用了改变后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递推方程模型(例如ARX模型)对在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改变时引起的特定发动机特性的改变进行建模。然后,在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改变之后,测量特定发动机特性的几个值。这样,估算特定发动机特性的稳态值,所述稳态值对应于改变后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根据此估算方法,在特定发动机特性变成稳态值之前,不再必需维持改变后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因此减少了符合性试验时间。另外,特定发动机特性的估算出的稳态值的可靠性高,原因为在估算中考虑了当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改变时获取的特定发动机特性的值。
在特定发动机运转状态下,如果从特定发动机特性处于稳态值时起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改变到第一值并且如上所述地估算与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第一值对应的特定发动机特性的第一稳态值,则估算出的第一稳态值的稳定性高。
但是,如果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值从第一值改变到第二值,然后从第二值改变到第三值,则在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值从第二值改变到第三值的过程期间不可能精确地估算特定发动机特性的稳态值(所述稳态值与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第二值对应),即使在此过程期间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值直接被代入上述ARX模型中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在此过程期间特定发动机特性的值受到当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处于第一值时的发动机运转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基于符合性试验中测量到的值精确地估算与特定发动机控制参数的相应值对应的特定发动机特性的稳态值的发动 机特性估算方法,以及一种存储执行此方法的计算机可执行编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特定发动机运转状态下符合性试验的时间减少时,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是特别有利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爱安德,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爱安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05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