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除连铸中间包残钢的插入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18730.9 | 申请日: | 2008-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13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姚伟智;赵爱英;刘敏;孟宪敏;张洪峰;刘振中;张文;许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3/00 | 分类号: | B22D43/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长芳 |
| 地址: | 11402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清除 中间 包残钢 插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除连铸中间包残钢的插入件。
背景技术
连铸中间包是炼钢生产流程的中间环节,是由间歇操作转向连续操作的衔接点。中间包作为冶金反应器是提高钢产量和质量的重要设备,无论对于连铸操作的顺利进行,还是对于保证钢液的质量要求,中间包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常用中间包的结构是,包体的外壳均采用钢板焊接而成,要求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便在高温环境下承受浇铸、搬运、清渣和翻包等操作时不变形;中间包内衬是由保温层、永久衬、工作层构成。在浇次间隔铸机停浇、热换中间包、事故断浇等过程中,要清除中间包内所剩残钢、残渣等,对中间包进行喷补,修复工作层,实现中间包循环利用。
目前,清除中间包内残钢的方法均采用中包倾翻台装置,通过将中间包旋转的方式倒掉中间包内残钢、残渣等。此种使用倾翻设备和旋转方式清除中间包内残钢的方法不仅劳动强度特别大,并且在翻包过程中容易损坏永久衬,降低连铸中间包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除连铸中间包残钢的插入件,通过采用中间包插入件来清除中间包内凝固残钢,即省去了倾翻设备,又避免了由于中间包旋转造成永久衬的损坏,从而达到在减小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连铸中间包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清除连铸中间包残钢的插入件,采用具有一定强度且不易被钢水熔化的钢质材料,制成具有一定长度的插入件,形状可为条状、棒状等,插入件上部设有便于吊运的孔或环,下部设有的凹槽或凸出物等,以防止插入件与凝固残钢相脱离。插入件的尺寸设计以当中间包内钢水凝固后不被熔断为依据。
采用插入件清除连铸中间包残钢的方法是,在浇次间隔铸机停浇、热换中间包、事故停浇等中间包断浇情况下,中间包内钢水未凝固前将若干个插入件竖直插入中间包内残留钢水中,目的在于使中间包内残钢等物与插入件凝固在一起;待中间包内残钢完全凝固后,利用吊车等吊具吊起插入件,将中间包内残钢、残渣等物一并拔出。然后再对清除残钢后的中间包永久衬进行喷补,修复工作层,实现中间包的循环利用。
工作原理:中间包停浇后必然残留钢水和钢渣,因钢渣密度比钢水轻,钢渣浮于钢水表面,中间包内残留钢水凝固后与同样为钢质的插入件凝固在一起,吊起插入件时,中间包内残钢和其表面的残渣等物便随之拔起,彻底清除。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插入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操作方法简便。
2.省去了倾翻设备及工序,节省成本、工时,降低了劳动强度。
3.减轻了中间包永久衬的损伤,提高了使用寿命,由平均495炉提高到660炉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附图为一种清除中间包残钢插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孔,2插入件,3防脱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描述:采用QB类钢板切割制作一种插入件2,如附图所示,插入件2为长方体,尺寸规格为:长1450mm,宽450mm,厚度30mm;上部设有吊孔1,直径为100mm;下部设有凹形防脱槽3。
操作方法是,在连铸浇次间隔铸机停浇时,中间包内钢水未凝固前,利用吊车将2个插入件分别从中间包盖的烟囱口和测温取样口竖直插入中间包内残留钢水中,空气冷却大于7个小时,待中间包内残钢与插入件完全凝固后,利用钢绳穿过插入件的吊孔,再用吊车吊起插入件,将中间包内残钢、残渣等物一并拔出,清除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87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磨三通管道
- 下一篇:板坯连铸机水处理滤料捕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