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负极极耳、锂电池负极极耳铜带和软包聚合物锂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212508.8 | 申请日: | 2008-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6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范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能文 |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10/40;B32B15/01;B32B15/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启刚 |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负极 极耳铜带 聚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极耳、锂电池负极极耳铜带和软包聚合物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大容量高功率电池,主要用于小型设备上。目前,软包聚合物锂电池的负极极耳均采用纯镍制作,故又称为镍极耳。纯镍极耳有两大缺点:由于镍的资源紧缺,价格昂贵,原材料价格是铜材料的3倍,致使镍极耳的成本较高;而且镍的电阻率也较高,纯镍极耳的电阻比铜极耳高8-10mΩ。所以,纯镍极耳的性价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原材料价格较低、导电性能较好,性价比高的锂电池负极极耳。
本实用新型还要提供一种原材料价格较低、导电性能较好的锂电池负极极耳铜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要提供一种负极极耳原材料价格较低、导电性能较好,性价比好的软包聚合物锂电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负极极耳,包括带状的金属体,所述带状的金属体包括芯层和表层,所述的芯层是铜带,所述的表层是镍镀层。
以上所述的锂电池负极极耳,所述的铜带中铜的纯度高于99.9%。所述的镍镀层是电镀层。所述电镀层的厚度为0.1-5.0微米的镍镀层。
一种锂电池负极极耳铜带,铜带的宽度为1.5至100毫米,厚度为0.08至2.0毫米,包括芯层和表层,所述的芯层是铜芯层,所述的表层是镍镀层。
以上所述的锂电池负极极耳铜带,所述的铜芯层中铜的纯度高于99.9%,所述的镍镀层是电镀层。所述电镀层的厚度为0.1-5.0微米的镍镀层。
一种软包聚合物锂电池,包括负极极耳,所述的负极极耳包括带状的金属体,所述带状的金属体包括芯层和表层,所述的芯层是铜带,所述的表层是镍镀层。
以上所述的软包聚合物锂电池,所述的铜带中铜的纯度高于99.9%,所述的镍镀层是电镀层。所述电镀层的厚度为0.1-5.0微米的镍镀层。。
本实用新型锂电池负极极耳,带状的金属体包括铜质的芯层和镀镍的表层。镀镍的表层可以保持镍质负极极耳的电化学功能,铜质的芯层有更好的导电性,可以降低负极极耳的电阻;而且,铜材的价格大大低于镍材的价格,降低了材料成本。所以,本实用新型锂电池负极极耳是一种原材料价格低、导电性能好,性价比高的锂电池负极极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负极极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制作锂电池负极极耳的铜带,宽度为1.5至100毫米,厚度为0.08至2.0毫米,包括芯层和表层。其中,芯层是铜芯层,铜芯层中铜的纯度高于99.9%。表层是镍镀层,可以采用电镀或化学镀,镀层的厚度为0.1-5.0微米。
在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锂电池负极极耳实施例中,锂电池负极极耳包括金属带1和PP胶2。金属带1包括铜芯层1a和镍镀层1b。镍镀层的厚度Δ等于0.1-5.0微米。
锂电池负极极耳的制作方法:
1.材料准备
将纯度高于99.9%的铜带表面电镀一层厚度为0.1-5.0微米的金属镍,表面钝化处理。
将处理好的金属带切成所需长度。
准备好两张厚度为50-100微米的PET膜和3mm宽度的双面胶带
一定长度,宽度为4-8mm的PP胶两条。
2.制作步骤:
①将一条PP胶用双面胶贴在一张PET膜上面
②将铜镀镍带用双面胶以十字交叉方式固定在PP胶上
③再用双面胶把第二条PP胶贴在金属带上面,和第一条PP胶完全重合
④盖上第二张PET膜,压紧即可
⑤把上面贴好的半成品用热封机压制成型,修剪不需要的部分,铜镀镍极耳就制作完毕。
制作好的铜镀镍极耳可以用作软包聚合物锂电池的负极极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能文,未经范能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25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