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模块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208036.9 | 申请日: | 2008-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16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陆春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雪静;逯长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液晶模块结构,尤指一种于模块框与外框间 设置有凹槽与卡钩的扣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及人类生活质量的日渐提升,各形式的消费性 电子产品,包括掌上型计算机,掌上型游戏机,智能型手机等设计越来 越多样化,而在设计上又是以轻薄短小的消费性电子商品为市场的主流, 而显示屏幕要能达到轻薄短小,其背光模块的扁平化具有绝对的重要性。 然而,当背光模块越趋扁平时,其模块框架与外部框架间的组装对于抵 抗外力冲击或内部软性电路板反弹作用力时的能力则需要更强。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习知液晶模块结构10,该液晶模块结构10包 括一模块框12、一外框13,于该模块框12内设有一显示装置11,该显 示装置11是由一液晶面板及一背光模块构成,该显示装置11一侧边设 有一软性电路板111,于该电路板111设有发光二极管(图中未示出)作 为光源;目前业界在模块框12与外框13间进行互卡设时,是于该模块 框12其中三侧壁设置卡角121,同时于该外框13相对应于该卡角121处 设置卡槽131,藉由该卡角121与卡槽131相互卡合,使该外框13可结 合并罩设于该模块框12底面,而此一设计是因为在模块框12的该三侧 壁具有足够空间,至于该软性电路板111延伸出的侧壁则因为必须开设 缺口122,以提供该软性电路板111通过,于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因此无 法采用卡角及卡槽相互卡合方式。
进行装配作业时,该软性电路板111是反折于该模块框12底面,再 将该外框13组装于该模块框12底部,同时将反折的软性电路板111夹 合于该外框13及模块框12之间,然而,由于该外框13及模块框12于 该软性电路板111延伸出的侧壁未设置任何扣合结构,该软性电路板111 反折后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之下,常导致该外框13被顶起,进而带起设 置于该软性电路板111的发光二极管,使得该显示装置11与模块框12 之间产生空隙,导致该显示装置11产生光晕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先前技术所产生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液 晶模块的扣合结构,其主要是于模块框与外框间设置有凹槽与卡钩的扣 合结构,可达到解决软性电路板反弹,进而连带使得发光源被带起产生 光晕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模块结构,包含一显示 装置、一模块框及一外框,该显示装置的一侧缘设有一软性电路板;该 模块框具有一底部,该底部周围设有复数侧壁,且复数侧壁与该底部围 设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容置该显示装置,该模块框其中一侧壁 设有一缺口,以供该软性电路板由该模块框的缺口伸出该模块框外,且 该模块框的侧壁于该缺口至少一侧外表面设有至少一凹槽;该外框具有 一底面,该底面周围设有复数侧边,该复数侧边围设并于该外框的该底 面上形成一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收纳该模块框,且该外框对应于该模 块框的凹槽处设有卡钩,该卡钩钩设于该模块框的凹槽内。
该显示装置容置于模块框的容置空间,软性电路板由缺口伸出模块 框外,且反折于模块框底部后,以外框罩设于模块框底部,将反折的软 性电路板夹设于外框及模块框间,将该卡钩钩设于凹槽内,可加强模块 框及外框于软性电路板反折的侧缘的结合性,避免因为反折弹力造成模 块框及外框分离。
以下藉由特定实施方式阐明本实用新型,使熟悉相关技术人士可由 本说明书及图式揭示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功效,在基 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 进行各种实施与变更。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液晶模块结构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一、先前技术:
10-液晶模块结构
11-显示装置
111-软性电路板
12-模块框
121-卡角
122-缺口
13-外框
131-卡槽
二、本实用新型:
20-液晶模块结构
21-显示装置
211-软性电路板
22-模块框
221-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8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